《共情》笔记
20181213/张苗 分享第85天
1.什么是共情?罗杰斯提出,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2.其他名称:同理心,同感心,投情,神入。有情才能共情。
3.三方面的内涵:体验,理解,表达并取得反馈。
4.和珅,共情能力很强。乾隆母亲去世,皇帝很伤心,和珅不是劝说,是共同泣,共同悲伤,感同身受。
5.杞人忧天:很多人都劝说,说没有掉石头,他觉得没有被理解。有个人说掉石头,而且砸到头了,感觉还不错,拉着他出去一起感受。
6.共情与缺乏共情:
理解到他人,
促进良好关系,
略……
7.如何感受到情?
a.放下道德评价,价值评判会做不到中立,偏离,对方没感到被理解。
不上学的孩子:咨询师不应该有一定让他上学的预设,不中立,有设想,有目标。偏离来访者的目标。
b.清空,不预设。
c.进入对方的脉络。背景不同,理解不同,在来访者看来不上学,恋爱正常,当下,要中立,先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再慢慢深入。
7.注意的要点:
态度大于内容:语言不太重要,避免“但是”。
贴:共情到对方的感受,不要马上跳出去,拉来访者,可以陪来访者在情绪里待一会儿。让来访者倾诉,把消极情绪倒出来,让对方发泄出情绪。
适度:频率适中:不能太多,太多就成泡沫了,千万不要打断去共情。深度不要太深:感受对方的感受,千万不要比来访者程度还要深。
验证:澄清,问来访者:“我感受到的是……对吗?”“你很伤心?!“我不伤心,我很生气!”
让对方说出他的情绪,引导对方说,说出来后再共情,“简单复述……很多人都是这样”。百分比共情。
不往坏的方向拉:大多数都是消极情绪来咨询,伤心,愤怒会多一些。来访者描述“委屈”等,咨询师共情“你现在想怎么样?”千万不要往不好的方向拉。
8.反思:
a.分享自己对于共情的思考。
b.回想一下,自己以前有没有被他人很好共情的时候?具体情景……
C自己对身边人共情不错的时候……当时怎样做的。
d.以后怎样更好共情。
即学即用:小乌龟死掉了,孩子很伤心。爸爸生气的说,哭什么哭,再给你买一个……还哭。“哭什么哭,都说了再给你买一个”。
作为家长你会怎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