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天空碧蓝碧蓝,白云像棉絮,被风拉扯成东一团,西一缕,像极了小女孩的思绪。
小梅倚在路边的泡桐树上,左手靠在脑后,右手擎着树叶的茎干,一上一下扇动着巴掌大的叶片。她望着浩渺的天空,胡思乱想。天外有没有人,会不会从空中掉下一个篮子,把我带到另外的星球? 那儿有没有学校,我可以在那里上学吗?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小梅收回思绪,看见一群小学生刚刚放学归来。他们挎着黄色的小书包,拍着小手,边走边玩着游戏。小梅手里的树叶掉了下来,她站直了,撸好有些散乱的短发,羡慕地盯着他们从面前一一经过。那个小男孩,鼻子下挂着鼻涕,看起来比小梅年龄还小,走起来神气十足 ,小书包在背后一甩一甩的。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瞥见小梅,马上嚷嚷着,“小梅,现在我们不能一起玩了,我妈叫我一放学,就回家做作业。” 那是小梅的玩伴小晴,过去常一起跳绳跳格子。
“小梅,从草堆上拔几个草把回来,回来烧夜饭。”母亲在厨房喊女儿。
“哦,来了。”小梅转过身,从草垛抽出三捆麦草,抱着一大堆草送到厨房。
坐在灶洞口,小梅顺手握住旁边的火钳,伸进灶膛,在灶膛四周扒拉几下,将淤积在里面的草木灰扒到抵住胸口的簸箕里。细碎的草灰四下飞舞,沾在了小梅的头发上,脸上和衣服上。小梅拿起灶边的火柴,点燃手中的一把麦秆,塞进灶膛。麦秆噼噼啪啪地燃起来,火越来越旺,发出红盈盈的光,映亮着小梅沁着汗水的小脸和大而亮的双眼。
不知几岁时,小梅被母亲吩咐在灶下烧火,煮粥,烧开水。有时母亲在灶台上炒菜,提醒小梅一会儿火旺点,一会儿火小点。八岁的小梅总是遵循着母亲的指挥,从没表示过反对。
可是,这次,小梅有了心事,想去上学。
吃晚饭时,小梅趴在桌旁,筷子捞着碗中的米粒,时不时抬头看看坐在对面的母亲。小弟亮亮大口大口地咬着酒窖烧饼,母亲不时提醒他慢慢吃,不要噎着。父亲端着饭碗到外面场地上,边吃边跟邻居聊天。小梅几次想开口,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敢出声。
晚饭后,小梅主动收拾碗筷,送往厨房。母亲正在擦拭灶台。
“妈,”小梅站在母亲身后,停了一下,“妈,我想……” 母亲转过身,低头问道:“什么事啊,小梅?”
小梅嘴巴哆嗦着,嗫嚅了半天,终于说道:“妈,我来洗碗吧。”
夜晚,窗外一片漆黑,不知名的小虫在叽叽鸣叫。小梅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翻来覆去,内心不断责怪自己,干嘛这么胆小,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呢?
迷迷糊糊中,妈妈拉着小梅的手,说,孩子,今天妈妈带你去学校,和村里老马的女儿小晴一起读书。小梅兴高采烈地背上母亲手工缝制的布袋,来到了村头的小学。教室里,小梅和小晴坐在一起,双手举着课本,跟着老师大声朗读:a——o——e……
“小梅,小梅!醒醒,带弟弟吃早饭。”母亲摇醒梦中咧嘴的小梅。
小梅揉揉惺忪的眼睛,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母亲奇怪了,“怎么啦?做恶梦了?”
“我——要——上——学!”小梅哭着,一字一顿地喊出了压抑良久的心声。
“小梅啊,弟弟还小,你去上学了,我和你爸要去农田干活,弟弟丢给谁呢?” 说着,母亲轻拍着小梅的后背。
“可是,我什么时候去上学呢?”小梅抽泣着。
“别急,明年,你弟弟七岁了,你俩一道去上学!”母亲承诺道。
小梅擦干眼泪,噗嗤一下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