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总算看完了《身份的焦虑》下半部分。随着天气愈来愈热,我的心情也愈加浮躁。这本书看得特别慢,一共花了两周的时间。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我们该如何克服焦虑。书中给出了五个方法。
01 哲学
书中以兴起于欧洲的决斗现象为例,表明我们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轻蔑而受到伤害。同大多数的决斗者一样,我们地自尊心是由他人赋予我们的价值所决定的。
我们缺乏一种信心,那就是认为自己的身份是自己的事,我们自己能够对它进行决定,无需随他人评价的转变而做出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希望他人看重自己的强烈需要并没减弱,反而成为了占据我们心理关注的首要位置。因为我们都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lower。
该怎么办呢?
运用理性。
思考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应该使用理性的推理分析能力来引导这些感情,让他们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行,确保我们想要的就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害怕的确实是我们应该害怕的。
承认公众舆论的的局限性。
我们经常处于一种自虐的过程中,在没有搞清他人的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他们的思想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尊重。
所以,我们应该运用理性的思考,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者谴责。
02 艺术
阿诺德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绝不是不可理喻的胡言乱语,而是一种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紧张和焦虑。
因为艺术作品(小说、诗歌、绘画或电影)——可庄可谐,能够在不知不觉当中,潜移默化地向我们揭示我们地生活状态,它们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影响我们的三观。
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例,向我们揭示了一条很浅显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道理:穷人也可以正直善良。美德与外在的成就没有直接关联。
03 政治
社会的大环境不断的在变化,所以关于人的理想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中。「生不逢时」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哀叹。
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是「体面」与「财富」相关;「不体面」与「贫穷」相关。然而我们悲哀的发现一个事实:使一个一个人富裕还是贫穷是多种外在因素与内在品质所决定的。
现代媒体的传播趋势是鼓励人们过分的关注名人的生活状况;过分地关注流行趋势的变化;以及过分地关注对一些新产品的拥有。长此以往,我们的焦虑感愈加严重,我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而满足。
再加上新媒体的极速崛起,鸡汤文的畅销让我们拥有了无限的期望,好像一切皆有可能。结果呢,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的空想罢了。鸡汤文只告诉了我们无法抗拒的结果,所以我们很容易误解特定职业的魅力。所以我们总是在阅读结果,而不是整个过程。
04 基督教
书中以《伊凡.伊里奇的死》为例讽刺了人们的冷漠,引发我们对死亡的思考与自己生活的反思。作者以其批判的口吻告诉我们:我们的做的很多事往往都只服务于一个目的:即想使自己在他人心目中显得更加重要。
何其可悲,又何其可叹。我们一直关注别人心目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想要自己变成什么样。承受着痛苦的煎熬,最终心里还是空的。
跑久了时候记得要停一下,花一点时间思考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模样。
可以说死亡逼迫着我们去思考:他人尊敬的是我还是我在社会中地位。它让我们有勇气去活成自己真正向往的模样。不管是放声大哭一次,还是写一本书,或者旅一次游,同时他也鼓励我们漠视他人的评价。
除了对自己必死的思考,我们还可以通过思考别人的死亡来摆脱身份的焦虑。不管我们的境况多么糟糕或者低迷,只要我们想到比我们势力大的人或者比我们牛逼的人最终都会化为尘土,心中就会顿感释然。
05 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人是一群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的思想与社会中普遍传播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他们对于体悟感知十分重视。认为商业上的得失得失仅仅能够代表一个人获取商业成功的能力 ,而不能据此对一个人道德和谁上和想象力方面的缺陷做出惩罚性的判断。
虽然波西米亚运动最终失败了 但是它也为寻求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辩解;它确定和定义了一种亚文化,在资产阶级主流文化中得到鄙视和忽视的特定价值,在一亚文化中被赋予适当的地位与名誉。
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告诉我们生活其实还有更多的可能。我们也可以免疫于经济型人格,在社会上还有其他一群坚持其他价值观的人
可是,我了解了焦虑的成因及如何解决焦虑,我就不焦虑吗?
我仍然很焦虑。
目前我手头上正在坚持做的事都毫无进展。练字坚持了几个月还是像狗爬一样软绵绵;写书评还是像白开水一样无聊至极,没有深度。脑子里的墨水不多,就像打酱油书评一样;英语学习也没有提高;管理的学院教书评的人还是很少。这几天也一直在在不停的找这些方面的攻略,可毫无所获。
电影《后会无期》里说: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很多人也说,我读了很多书,但生活还是有很多苟且。
我想说的是,理解只是一个开始。
理解并不是总能防止问题的发生,但它在最小的一个范围内,能够教会我们很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知道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去面对问题,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受害的感觉、被动的感觉和困惑的感觉。或者我们可以更加野心勃勃的说,理解这一切家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以此我们可以开始改变或者挑战社会理想,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我们都还没有遁入佛门,看破红尘,我们的欲望不会停止,焦虑也不会停止。
而生活就是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
而理解之后,最重要的是正视自己的焦虑,去发现、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草率的将自己的生活交给社会,随波逐流。不要像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猴子一样。
最后用一句看透了的话结尾: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在起点时想要的是什么。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