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13》在电影院上映的时候没抽出空去看,随着视频网站首播,我看完了整个剧,没想到我飙泪的那一段是李玩问爸爸“你和妈妈是怎样开始的?”让影片里似乎不通情感的父亲泪如雨下。可以想象他当年也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男孩,也有着对这个世界自己的看法,只是随着要融入世界,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就要训练自己冷酷时要铁石心肠,讨好时要低三下气,要会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学会左右逢源的生活。而自己也在这种磨炼中渐渐失去了和自己真实的内在的连接。而女儿突如其来的这个问题,却击中了他的心。
父女之间的关系有和谐,有冲突。当父亲盛怒之下去打女儿的时候,也许更多的是要给父母一个交代。不就是丢了一条狗吗?居然推倒爷爷,还要害从不出门的奶奶半夜出发去找孙女。只是大人们都会忘记,他们自己从没说过一句“对不起”。想到的办法都是去搪塞这个洞,而不是用真诚的态度去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大人们的思维往往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这个人。这样就又可以一派和谐,歌舞升平。
就像买来的第2条狗,非要指鹿为马,众口一辞说是“丢失的爱因斯坦找回来了。”对于李玩来说,莫大的难过是来自于堂姐李堂也在奶奶的暗示下倒戈承认这是爱因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孤独和无助就是所有人都在对你隐藏真实,还要你必须承认谎言就是真实。所以李玩才会说:“不要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
有一些影评说这个孩子是被溺爱坏了。在我看来,没有所谓的溺爱。只有没有同理心,只有“按我的意愿来爱你,而你必须微笑着接受”的蛮爱。爸爸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女儿报了英语兴趣小组,女儿不愿意,他补救的方法是拿钱给女儿。爷爷奶奶爱孙女的方法,也是透过物质不断的给她买好吃的。纵容李玩的原因里面有认为孩子是小孩儿的居高临下,可能也有对这个孩子无父母在身边的怜悯和愧疚。他们怕弟弟的来临让她不高兴,拖瞒到弟弟已经开始过几岁(看上去至少3-4岁)的生日。大人们都觉得假意的开心好过真实的痛苦。但这种被所有人觉得你岁数小而防备着你的感受才是让青春期的孩子难受的,因为大人们永远把你当孩子,你都没有平等说话的权利。
我认识一个已经21岁的女孩,她的父母在她九岁的时候离婚。但是父母对她都很好,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在她16岁的时候,父亲约她出来吃饭,吞吞吐吐的告诉她,自己的儿子也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了。这个女孩说,她当时就觉得自己的世界塌了一半。理智上告诉自己要接受,可情感上完全接受不了。所以无论旁人再觉得是多么理智冷静容易接受的事,放在当事人身上,你永远不知道她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而大人觉得,虽然自己有错,但是孩子就该体谅和理解自己的不易,怎能得寸进尺,不依不饶?所以只要做了补救,孩子就该乖乖的借坡下驴,否则就是不懂事。但是在我看来这分明是双倍的委屈。第一重委屈是自己的情绪和需要无法表达。第二重委屈是还要包容和体贴伤害了自己的成年人。就像成年人之间,假如你砸碎了我的苹果手机,跟我说一个道歉,我就要原谅你吗?你可以选择道歉,我可以选择不原谅。
李玩一直不肯叫第二条狗“爱因斯坦”,可是当它被自己的弟弟挑衅吓到的时候,李玩抚摩安抚它的时候才叫了它。当一件事看起来是为它好的时候,那么就选择违心的接受吧。
可是这条狗却很有骨气,咬伤了挑衅的弟弟。就在李玩的继母生气的叫嚣把它送到狗肉店的时候,父亲折衷把它送去了狗舍,却没告诉伤心的李玩。可当李玩考到物理竞赛第一名,父亲说可以满足她一个心愿,她想去找回狗。狗舍里却没了它的踪影,它竟因绝食而死。
比起这条狗来说,我们太多人都因为恐惧而放弃了做真实的自己,为了换取一个社会的容身和活下去的机会。而我们嘴里说的懂事,无非就是看穿世事的隐忍。
在这部电影里,用前后养两条“爱因斯坦”,李玩陪父亲出席两次饭局,巧妙的进行了前后对比。甚至高放身上的两个爱情的纹身也代表着不同的涵义。李玩口中的“以后这样的事儿还多着呢”,也标志着她在被雕刻被塑造的路上的妥协。
顺便说一下,爷爷的糖尿病从心理诱因来看也是隐忍。奶奶的从不出门则是对外在世界“乱七八糟”的恐惧。纵是活到老,我们依然充满了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