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冲动购物是目前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是现代社会诱导和鼓励的一种行为,是适度无害但过度可能成瘾和有害的行为。那么怎样理智消费,避免过度冲动购物扰乱生活、家庭和心理健康呢?
食与心下面将带大家了解冲动购物,以便更健康更持续地消费,让购物给我们带来快乐而不是负担。
在研究所里深入讨论冲动购物的时候,不同年代的人谈了自己的感受。40年代出生古稀之年的人爱囤积各种保健品,尽管已经买了足够的,还要堆积如山地备着,感觉更加安心而不是安身;我的50年代出生的老师说,他去买东西根本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有时候看到了太便宜就不想错过;60年代的人强烈购买欲多数由于他们从小经历了“运动”的熏陶,他们更多的是凑热闹,会不约而同地冲向一个目标,不管是猪肉、盐还是大米;70年代的人在“运动”结束后开始进入了拨乱反正的年代,学习习惯的影响让他们更加注重文化品位,收藏和收集的习惯也是一个特色,从钱币邮票,到酒、茶,甚至石头和木头等等自然实物;80、90、00后的人则更多靠改革开放以来父母的辛勤劳动所得而催生的人,对时髦的服饰、多功能品牌手机、高档次电脑、首饰等非生活必需品有格外的、难以抵制的钟情。
一. 什么是冲动购物
冲动购物(impulse shopping, impulse buying)的定义为:消费者体验到一种突然的,但往往是强烈的、持续的立即购买的冲动。
冲动购物主要由以下4个特征:
计划外的购买
外部刺激诱发,比如降价打折
立即购买
事后有些后悔
二. 影响冲动购物的因素
影响冲动购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价格。相比价格高的商品,人们更容易对低价商品发生冲动购买。
促销活动。促销活动比如买二送一,两件8折,三件7折,限时折扣、限量商品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购买冲动。
购物习惯。习惯不做计划临时购买物品的人更可能冲动购物。
广告。广告中有魅力成功的俊男美女或者使用者的快乐感受可促使消费者把商品与快乐、魅力、成功和地位关联起来,从而诱发冲动消费。
示范。与广告相比,直播的互动性更好,博主与消费者的联系更紧密,观看直播的人比广告的人更容易冲动消费。
年龄。年轻人更可能冲动购物,特别是18-34岁人群。
性格特点,冲动、自控力低的人更可能冲动购物。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冲动购物
可利用时间,可用于购物的时间越多的人,越有可能冲动购物
情绪状态,不开心、情绪低落时的人很可能通过购物来让自己快乐一点
购买时间,饥饿或者困倦时人的自控力降低,比如晚上近午夜时人们更容易冲动购物
从众心理。直播间的观众在其他人购买后为保持与他人一致很可能冲动购物,购买的人越多,引起的从众效应越明显。
三. 怎样避免冲动购物
偶尔的冲动购物并不会影响生活,经济基础雄厚的家庭可以负担冲动消费,但普通人如果经常冲动消费,甚至经常购买超出自己负担能力的商品时,就需要警惕了。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你避免过度冲动消费:
制定预算,比如根据自己的收入,每个月的可以花多少钱。
预算中留出购买纸质书籍的资金,读书的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兴趣爱好和怡心益智,从而稀释冲动购物行为。
无需要时不要去商场、超市等购物场所或去网店浏览。
列出购物清单,去商场、超市、网上店铺等购物场所前先明确好自己的需要,购买时更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计划购买。
尽量不用信用卡或者花呗等可提前预支的支付工具。
监控自己的冲动,了解自己产生购物冲动时的动作或者表现,比如呼吸加速心跳加快,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购物冲动,先别接着购买,深呼吸10次或者散步喝水等,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再考虑要不要购买。
计算好自己的时薪,购买时考虑这种商品需要自己工作多久才能负担,是否值得自己花费这么多时间。
明确自己的财务目标。想清楚自己需要存多少钱去进修/旅游/购房/医疗/养老/孩子教育或者赡养老人等等,明白购买某种商品对自己财务目标的影响。
不要在不高兴或者太高兴时去购物,以减少用购物这种类似于饮鸩止渴的方式改善情绪或者表达情绪。
不要在饥饿时去食品店或者看零食直播,以免冲动消费。
不要在深夜缺乏睡眠,压力激素高时购物以免冲动购物。
虽然购物/消费确实能让人快乐,但过度冲动消费最终带来痛苦和后悔。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故事:17岁的男高中生卖掉一个肾脏,用卖肾的钱买苹果手机,最后落下伤残,连生活都无法自理; 女大学生为了购买化妆品包包陷入校园贷漩涡,被威逼卖卵/卖身还贷等。理智消费,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消费,才能持续消费,才能更快乐更健康地生活。
参考材料
https://blog.magezon.com/impulse-shopping/
-
https://www.thesimpledollar.com/save-money/10-simple-ways-to-beat-impulse-bu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