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的孩子来到大地上,身体与意识都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于世界既有认识的渴望,又有未知的担忧,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体验人们在大地之上如何生活。而测量就是他们在大地上进行创造的第一步。
上学期,梧桐班的孩子们已经学习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学期,我们继续重量与容积的测量。
曹冲称象的故事,指引孩子们进入重量的体验
重量是什么?“就是谁重谁轻!”很好,我们就来看看谁最重吧,班上孩子们互相抱过来,还是无法判断,孩子们陷入迷茫,终于,有一个孩子提出大家都站好,让班里公认最重的那个孩子依次把大家抱起来,让他来判断谁轻谁重。次序排好了,可有人不同意呢,那就再检验一下吧。最后,大家勉强认同了最后的结果。可是还有人不甘心啊,那怎么办呢?
第二天,我们一起来想个更好的办法。有孩子提出可以用翘翘板,好啊,那我们就一起去试试。“出发前带上什么呢?”“笔和本!”孩子们在测量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记录的意识。
前往操场的路上有孩子提出,翘翘板本来就不是平的,这可怎么办?
看,他们有办法,通过挂一个沙袋调整平衡。这样,翘翘板平了,孩子们两两比较了体重,还真的和昨天的结果不一样哦!
回到教室后,每人拿出准备好的两小袋用手感觉一样重的豆子或米,我们来用曹冲称象的方法量一下吧。装上第一袋米、画上刻度,倒出米换成第二袋米,对比刻度。“居然不一样!”“刚好一样!”各种声音传来。好,那就再用其他方法验证一下。一台简易天平,把米往两边一放,哇!全班没有一个孩子的两袋米是一样重的!
比较之后,我们需要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有多重呢?“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由此,引出了“权”与“衡”的概念,这也正是重量测量的根本——平衡与标准,万物皆有道,守其道方能与之衡,和谐也才能产生。
在孩子们认识了“斤、两、克”之后,孩子们发现古代与现代都有“斤两”,换算却不一样,于是“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被带了出来,我又趁机带出了“斤斤计较”,他们通过各种造句来体会成语的意思,还发现了自己有时挺斤斤计较的。
在他们对重量单位都熟悉了之后,我拿出了天平与砝码、秤杆与秤砣。天平他们已经熟悉,之前的体验多是天平原理,而对于杠杆原理的杆秤,他们却是第一次接触,但是,对他们来讲,可分不出这有什么区别,都是要找平衡啊!很对,那就自己去找平衡吧。他们自己使用杆秤测量了什么是1克,什么是1两,测量了书包、水杯、蜡块、鸡蛋等等。后来发现最准确的1克居然是一个孩子的笔帽。
学习的最后,我们要自己做一杆秤啦!幸运的是,我们身边就有木杆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于是,带着孩子们,我们一起去学习参观。
回来之后,他们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木杆秤制作。最早的人们就是在需要的时候捡根树枝、捡块石头,自己定一个标准,简单地做一把只有一两个刻度的秤,那么,我们也要看看身边可以得到的东西,如何用他们来做一杆秤。孩子们从树林里捡来合适的树枝做秤杆,从家里带来点心盒盖子、奶粉桶、不锈钢盘子等做秤盘,自己缝一个布袋子,装上泥做秤砣。就这样,从一根树枝开始,他们锯、去皮、刨圆、打磨,做成了秤杆,又通过打孔做秤盘。最后使用砝码来定秤砣,定刻度。
在制作过程中,尤其是找平衡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提钮两边为啥不一样长?”,“称一斤的东西却不用一斤的秤砣?这是怎么回事?”,“为啥换了被称的东西却不换秤砣?”,“怎么挪挪秤砣就平衡了呢?”这一个个问题都指向杠杠原理,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吧。你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一些答案,但它们先藏了起来,等待未来学习的时候答案自己就会出来了。
在整个木杆秤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和老师们不断地创造,他们看到木工老师为了做秤亲手做的手工钻,看到秤杆挂上秤盘却没有翘起来时老师对秤杆神奇的改造,也看到他们自己靠眼睛定的秤盘孔是多么标准,看到一根树枝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变成一杆秤。整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发出“哇!”“呀!”的惊叹,为老师,也是为自己。当他们拿着自己做的秤称东西时,那坚定的眼神好像在说,“没什么事我做不了”。
重量学习结束了,孩子们一次又一次体会平衡,体验标准。对于“权”与“衡”,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两个字的意思,但那种来自本源的感受已经进入了心底,等待未来的某一天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