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视怒砸30亿来扶持自己家的亲儿子“微视”,在内部也被列为一款战略级的产品,也是一款在腾讯内部起死回生的产品,自然也会引起短视频节的轩然大波,所以最近看了一些业内的分析,今天的分享就来谈谈近期了解到的一些短视频方面的思考。整改问题暂时先不谈。
一、微视的前世今生
在13年,腾讯看到了短视频领域的前景,于是自己内部诞生了一个产品叫“微视”,那时候的微视的拍摄方式和抖音现在所差无几,多的只是类似电子相册的照片展示,走的是小清新的路线,那时候所加的音乐比较有限,也就那么几款。但是因为当年短视频业务还不是那么成熟,和用户的拍摄门槛比较高,作为一个生不逢时的孩子,没多久就凉了。但是腾讯做短视频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于是在17年,掏钱养了个干儿子-快手。这个干儿子还比较争气,虽然因为里面作品风格被人诟病,但是凭借将近一亿的日活,作为一个顶级流量入口还是无可撼动的。于是快手也开始布局直播行业,因为快手的流量和用户粘性,很快也做起来了。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干儿子作为独角兽一样吃着用户的时间的时候,那个信息流做的好的今日头条也捧出了他的儿子-抖音。因为植根与信息流+那些魔性的视频的原因,用户根本停不下来,所以很快的崛起了,造成了南抖音,北快手的局面,也给大家留下了男方的小哥哥小姐姐在抖音里抖着身体,北方的汉子和妹子在快手里吃着东西。腾讯自然不肯认输,于是又让自己家的孩子带着钱出来了。所以从这个故事而言,微视的对标产品无异是抖音了。
二,微视为何对标抖音不是快手
正如《想用抖音的方式逆袭抖音:微视重生,腾讯再战短视频》中所提到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
快手是腾讯投资的产品,在2017年,快手完成腾讯,dmc,华兴资本的3.5亿融资,是地主家的干儿子,同时因为用户群体不同,所以对于微视是补充关系,虽然间接上是竞争关系但,是是结果不是原因。
而快手,其一内容套路有迹可循,其二变现能力得到验证,对于腾讯模仿的意义比较大。
三,微视拿什么和抖音竞争(竖向对比)
抖音的回归,主要是带了三个方向的努力和抖音竞争
1,产品:跟拍和显示歌词。抖音上那些最火内容无异是内洗脑模仿,但是作为用户,模仿的时候就因为踩不上点,导致跟拍的结果很差,跟拍成本比较高。于是微视推出了跟拍和显示歌词的功能。
2,素材:音乐,动漫,影视艺人等版权的IP。抖音上大多视频都要配音,但是因为抖音本身是没有版权的,所以购买版权也给抖音增加了开支,这种毕竟和自有版权相去甚远。背靠大树好乘凉,微视借助腾讯的音乐版权,直接打通了QQ音乐千万音乐版权。之后拿出游戏和动漫ip做AR贴纸或者是背景也是很顺利成章的。
3,30亿:作为短视频社区,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于是微视拿出30亿来招内容提供者,想通过这30亿招揽一些内容制作的大牛和挖一些抖音的墙角。
4,差异化的用户:如果说抖音最开始面向的对象是一二线的用户,那微视现在最直接面向的对象是90后,微视现在通过QQ空间为其引流。想通过95后的崛起为自己产品提供巨大的用用户基础。
四,微视还可以做哪些(横向对比)
对比抖音和快手,我们似乎还可以给微视找到合适的改进方向,正如《抖音,消解无聊,快手,共度寂寞》,文章中指出,抖音为内核和近日头条一样,强的是分发,凭借将那些头部的资源推到流量面前,达成消费,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点赞高的作品永远是那几个,新拍的如果不能被推到流量前面那只能老死在“我的”页面,所以核心是内容的消费;而快手凭借产品的克制和平权分发,因此内容的消耗比较平均,不会有全网用户都在看同一个视频的情况,所以大家更乐于生产视频,据说每天产生近万条视频。这点在我们普通用户身上确实体会的也比较明显,我也曾跟拍十几条视频,但是一直不温不火,因为实在不能掌握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拥有更多的曝光,自己的作品也始终不得见天日,于是也就不想继续再拍。尤其是现在连评论都没了,看评论的快感都没了。
鉴于此,我觉得微视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发力。建设一个队生产者也有利的局面,让跟多加入微视的用户可以作为一个生产者而不是单单用来消费,这样才是一个生态,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向抖音一样的消费型平台,因为其母公司的基因,分发做的好,所以抖音挣的钱是广告的钱。而对比同样是左边短视频的,美拍的生产者生态就更好一些,于是更多的美妆博主加入美拍,分享自己的美妆心得,因为生产的内容有人消费,于是这些博主,也可以,通过开通直播,或者是代言化妆产品来获取收入。因此如果腾讯如果可以做好生产者环节,让更多加入微视的用户也成为微视的生产者,那就可以建立短视频的生态了。
最后,我还是觉得,短视频是一种内容的形式,如果可以和其他的方式想叠加,就可以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