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

很喜欢白落梅的作品,光是书名就能让你气定神闲,岁月静好;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以禅意写红尘,以佛法道人生,化云水禅心,入人间烟火。与她共有一剪菩提的光阴,静静地诉说这来往的缘分。

“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一壶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茶客的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生命,有人淡如清风。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着于色、香、味,则少了一份清淡与质朴。茶有了万千滋味,甚至融入了世事与情感。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

人生有七苦,人生流落在人间,是为了将诸哭尝尽,换来一味甘甜。繁华三千,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如同夜幕卸下了白日的粉黛装饰,沉静而安宁。光阴弹指而过,当年在意的得失,计较的成败,都成了云烟过眼。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茶有四德,慈悲喜舍。所谓云水禅心,就是在一盏清茶中,品出生者必死,聚者必散,荣者必枯的真意。须知任何悲伤都是喜悦,任何失去都是得到。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是对万物慈悲。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品茶亦是修禅,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处寂静山林,都可以成为修行道场。克制欲望,摒除纷扰。不是悲观,不是逃避,只是为了一种简单的活法。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可以承载万物起灭。

品茶可以让人宽恕过错,从而在杯盏中得到平和。真正完美的人生当留白,留白,既是佛家所说的空明。人间是最能表现自我的剧场,如果有一天故事剧终,选择出离,一定要真的放下,而不是走投无路的放逐。要相信,别无选择的时候,会有最好的选择。

静水深流,简单的人其内心清和,容易参透禅理。修佛亦如品茶,将一杯苦茶喝到无味,就是禅的境界。人生应该删繁留简,任世事摇曳。心始终如莲,安静绽放。就如同万千溪涧,终究要汇入一条河流,潺潺清明,洁净安宁。

出离需要的不是勇气和决心,而是善意和清醒。我们每日所看到川流熙攘,凡尘荣辱,其实都只是一场戏。一个修行者要有足够的禅定,可以走出人生逼仄的路径,看云林绿野,落雁平沙。

割舍就是得到,残缺就是圆满。世事风云,变幻莫测。佛家讲因果轮回,无论物转星移,飞沙走石,有一天都会烟消云散,俱静归尘。如茶,融会了万物的精魂倒入杯盏中,钟情一色,澄澈醒透。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茶成了生活中的习惯,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只是多少人,可以将汹涌不安的岁月,喝到水静无波。多少人可以将浑浊风云的世象,喝到纯净清朗。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无意的日子,无论晴雨,不管春秋,饮下一壶人生的禅茶,回归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更喜欢她的文笔,淡雅脱俗,温润如玉,“落梅风骨,秋水文章”,文字清淡,心似兰草,令人心之所向,神之所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浓了,喝的是苦味,而不是茶味。但浓有多与执之分。而恰到好处的份量,是一个茶艺师的功课。 品茶,是一种淡然与平静的...
    匀尔阅读 210评论 0 8
  •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通过饮茶活动,可以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具有俭朴、...
    王力黑阅读 1,203评论 0 0
  • 【专题:茶香】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而中国寺院的喝茶、茶汤礼的盛行,是禅学与之结合的现实前提;日常生活中...
    南阳雅月阅读 3,066评论 3 9
  • 夜已深了,喧嚣吵杂也已渐渐退去,此时此刻的时间里为自己沏上一杯茶,静静将自己融化在袅袅茶香之中,生活犹若一杯清茶,...
    事成周勇阅读 1,011评论 1 14
  • “茶”是由神农中毒时发现的,用于解毒,后经发现传承。“道”则成熟于唐,唐朝时期物欲横流,盛行奢侈虚夸之风,...
    小宝Ariny阅读 5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