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不怕告诉你实话,暑假我不会回来打工的,你看中的地方离家太近了……”儿子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对我说。
我心里咯噔一下:“儿子,妈妈没想到你对家是这种感觉,我以为你最起码对家还是有好感的……”
“我不是不喜欢这个家,只是很讨厌奶奶对我的那份态度……”儿子的语气里有着一丝愤恨与哀伤。
“我感觉你好像受委屈了呢?怎么啦?你们之间有什么妈妈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吗?”我没有草率地去作任何批判,而是用心去核对他情绪背后的真相。
儿子带着强烈的情绪跟我诉说了对奶奶的反感之处,越说越激动:“你看她就是不相信我!怀疑我!”
我认真地听着,听他全部讲完,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渴望得到认同肯定,更需要一份人格的尊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绪很容易波动,也容易以偏概全,思维容易走极端。
“嗯,你觉得奶奶不尊重你对吗?你反感的只是这点对吗?”我帮他做区分。“嗯!”儿子的语气里带着丝被理解的哭腔。
我瞬间意识到儿子与他奶奶这样的反应跟我前面十几年跟婆婆相处的模式有关系,我曾经无数次地在儿子面前诉说婆婆的不是,没有学习前的我特别讨厌控制,讨厌强势,所以儿子也在无形中习得了我的这种模式,对待强势人物他一向是自动屏蔽所有话语,外在是依顺的内在却是愤恨的,很多时候一点就爆……
儿子这样的呈现,真的有我的一份责任,是时候改写他的这种情绪、行为模式了!
“儿子,谢谢你能够这样坦诚,让我心里感觉暖暖的,儿子能够把我当朋友,谢谢亲爱的儿子!”我拍拍他的大腿,“妈妈呢,特别能够理解你的那种感受,想当初我也特别讨厌那个家,每次总是不想回去,特别没有归属感你也知道的……”
我的余光发现儿子开始安静下来,共情总是能够带来这样的奇迹。
“可是今年不一样了,你也知道2018年我没有跟奶奶再吵过一次,甚至心里都已经没有了愤恨……”“真的能够做到吗?”儿子有些不敢相信。
“嗯,是啊,你也知道的,今年有过很多次大事吧,我都能够坐下来和奶奶好好聊天好好商量了,不像原来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还动不动为了一点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家事吵得鸡飞狗跳了对吧?”“那倒是真的……”儿子的语气更加真诚了。
“以前吧,我总是受害者心态,只要有让我不开心的事发生,总归认为是她的错,她的语气不好啊态度不好啊,现在我会去看是我的什么反应引发了她的防御状态,我开始更多觉察自己内观自己了……”儿子越来越安静了,我知道他已经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听我分享了……
“你还记得我那时候特别讨厌她从早到晚的唠叨吗?”“嗯,记得的,我们只要回奶奶家就会‘地震海啸’……”儿子的脸上开始漾着轻笑,仿佛回到了当初的时光。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跟陈老师倾诉,陈老师点了我一句:如果你做得好她还会唠叨吗?……我突然被唤醒了,是啊,她的唠叨是来自她的恐惧与担心,如果我灭了她所有的恐惧和担心,她不就不需要唠叨了吗?而且每次出现婆媳冲突,我总期待你爸来‘救火’,我忽略了你爸比我更没有解决冲突的能力……”
我顿了顿,让儿子慢慢去消化“负责任心态”这个观点。“照你这么说,强奸犯强奸了你你也有责任了啊?!”儿子有些不服气,“总归有那样一些人会来招惹你!”
我轻轻一笑:“嗯,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人际关系呢是互动的结果。我们不同的应对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就像你说的强奸犯,如果我能早些学习一些防狼术,我能更好地识人,我就会远离这些可以规避的事情,或者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自救。很多时候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还是自己的前瞻性不够,灵活应对的能力不够。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而已。至于你想要选择让自己受害被那些负面情绪掌控,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我选择更积极地看待所有的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让这些外在来干扰我而已……”
我没有再多说,分享自是点到为止即好,多了就会成为说教,反而起反作用,这个度的拿捏需要自己把控。但我从反光镜里明显看到儿子开始沉思我的话语,他全身的状态已经不像刚刚一样紧绷……
一个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思想和行为,是由他经历的种种事情和他的思考模式决定的。伴他成长的我,需要时时刻刻去注意我的言谈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模式,也许在过往的种种经历里,我已经由于自己的无知影响了他很多限制性信念,但是不要紧,我可以通过我的一些改变让他看到成果。帮助他清理与强势人物相处的印痕,也是我的责任之一。
感谢儿子这次的所有呈现,让我又一次清晰地照见自己,照见自己以前给儿子种下的“坏种子”被引爆;更感谢儿子来到我的生命中帮助我“二次成长”,所有的问题都是生命成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