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夏季IP营第三季:3/90天,1628/4857字】
文/墨无声清
01
城市中心,或许高楼林立却没有你的家;
道路中央,或许车都堵成一条龙却没有一辆是你的;
城中小屋,或许有了暂居之所却无人在家等你……
但是公交地铁,总有人在路上等你;那些感应灯,至少会为你而亮。
坐公交,不是原谅绿,是环保绿,可以在蚂蚁森林里囤积绿色能量,为低碳环保做贡献。对于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也不失为一次感受人间烟火的温暖和浪漫的机会。
我仿佛总是很喜欢通过坐公交来观察人间百态,感受传说中的烟火,发现寻常琐碎生活中的温暖和浪漫。
02
比如,最热闹的,永远是公交车上的大爷大妈。
他们的健谈指数爆表,阅历积分也刷爆,大到国家出台的政策、带来的影响,小到邻里婚姻嫁娶、夫妻感情关系,门儿精,总得说得生动热乎。
他们还最是热心,若是与你投缘,指不定把你的个人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如果你需要的话,总是有合适的对象给你介绍的。
旅途太安静,独自一人有时未免无趣,不如让耳朵积极一点,嘴巴也灵动一会。
尤其是在城乡公交,听听城乡各自的发展改变,对于自己扩充知识面也是极好的。民生民生,可不就在民声里嘛?
读书读多了,确实会觉得自己懂很多。但那些是否经得起推敲,或者在现实中找到依据,是否还能拓展等等,这些有时候就需要其它声音来启迪自己。
03
最规律的,大多是公交车上身穿运动套装的爷爷奶奶。
我记得之前在南京138公交车上,每年十一月中下旬八九点都是爷爷奶奶群体包车出游的时段,而且不是夫妻档也有各自小团队,专业级别的摄影装备都齐全。
如果你对于景点很陌生,热心的爷爷会一路给你讲解。他们大多爱徒步健身,你会发现他们出门特别爱带布袋上公交,折射出非常规律又绿色的生活方式。
年轻人大多被局限四四方方的空间里,也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方便为主往往会忽略健康与环保。这些都让年轻人汗颜,是不是得学?
04
最贴心的,越来越多的是公交车司机。
像金坛的公交司机,在文明贴心上就普遍做得好。最细致的司机不仅做到提示文明到位,还能耐心等乘客坐稳发车。即使需要催促,口吻也是极其温柔。
在还不能扫码付钱的前些年,我还欠着某路公交车的一块钱,司机会心一笑,这钱他是给我垫了。
一块钱是不多,但一块钱很温暖。乘车体验感非常好,透着人间温暖,不坐岂不可惜?
05
最易触发剧情的,也多在公共交通上。
冬天地铁口的红薯忒香,等地铁也是冬暖夏凉。
玻璃窗上的人影多姿,小电视里的信息丰富,驶过对面的广告牌多彩。
中英文切换流畅的聊天你不妨也听一听,练练听力也是极好的。
让个座位有时候也能触发感情线,主动给人温暖的人往往能收获双倍的温暖。
一句感谢,也有余温。
06
最能感受慢的,是在公交车上闭眼听歌等待下站的时间里。
社会的迅速发展、网络的快速传播放大了人们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毒鸡汤又不绝于耳,攀比之风时创新高。
还有越来越多的不愿思考或者来不及思考,就被碎片化的资讯碎片化了生活。
自由被放大到了报复性熬夜,整体焦躁不安,感受幸福的能力大幅度降低。
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真的不能慢下来吗?
网络在大篇幅传播什么,你就信什么,不知不觉就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非常容易遗忘初心,想要的往往比被灌输的要简单纯粹不少,但爱看爽文听吐槽的居多,愿意去分析看本质的太少。
我们想慢慢,可是脚下生风怎的能停?
07
公交,可以是一种外力辅助,如果不赶着时间想着偷懒,甚至可以选择成为一种“干预”。
坐公交,你选定了方向,方向盘交给司机,在下站前的时间里你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可以天马行空地思考。
顺其自然触发剧情,管好自身物品就可以放松下来看看窗外的风景。
平常脚下生风或者没钱没兴致,等红灯的时候也能把门面看个齐全了。
慢悠悠你可以小睡到家,神清气爽。心情不好、半夜失眠了,可以借公交“干预”调整。
比如116/108坐到倒数第二站便是南洲公园,哪怕睡到终点站被司机叫醒,去公园也没多少路。
不慌不忙的周末,你值得拥有。不用上方便的公交岂不浪费?
环保是老生常谈,纯为了自己消遣,公交也是极好的。
人间烟火可不只是在厨房,寻份人间温暖也没翻山越岭那般吃力。或许这一切,只需要你尝试一次用公交出行就可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