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俺想先问一下,你觉得你自己最初是如何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是么?你确定自己从一生下来就拥有着某种天赋的理性,就能够从这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各种物品中,准确地识别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性质、内涵、属性、外形,并毫无障碍地用这些东西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实体概念,还能一丝不差地用语言将这些概念准确地表达出来,然后完美地对某种物品进行命名?你不觉得这有点太神奇了么?就算你认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来说,创造这点小奇迹不算什么。那么你能想像一只动物,比如一只猫或狗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么?它们当然懂得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尽管可能不如你的看法复杂,但如果它们不能看待这个世界,它们又怎能自由地在这世界上奔跑跳跃?不要说你不知道,作为一个天生就能创造奇迹的人,这点小事情怎么能难得住你?难道动物和人一样,只除了它们不会说话和命名???
好了,不开玩笑了。现在,想像你是一个婴儿,当你第一次睁开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外部光线刺激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会给你那尚未发育完全的空荡荡的大脑带来什么样的刺激,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说我作弊?是的,上千年前的人们是不懂视网膜和神经冲动这些事,但俺不是正在共享你的记忆嘛。而且你也别把我们想得太傻了,每个人都是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时期慢慢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我们可是非常清楚的。也罢,咱换个场景,假设有一堆被码放得整整齐齐的砖头在你面前,每一块砖头的外观都一模一样,你要如何分辨出它们当中的每一块来?
别,别扯什么“空间概念”和“同一性”之类的东西出来,俺是原始人,俺听不懂那些。不要忘了咱的“约法三章”,就是那三个前提,不是第三条,是第一条。对啊,你就不能简单一点,只用眼睛看出一堆一模一样的砖头里哪块是哪块么?那就先不要表述你具体看到的是一堆中的哪一块,只要先告诉俺你是不是能看出这些砖头虽然一样但却并非一块?眼睛没毛病的话肯定能看出来吧?好,告诉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没错,缝隙,即使砖头码放得再好,即使那些砖头的外观再怎么一样,砖与砖之间通常还是会有细小的缝隙显露出来的,理想的码放情况下这些缝隙可以是看不出来的,但那种情况下,即使你的空间概念再好,你还能看出它们不是一整块吗?咱把“缝隙”的概念抽象处理一下,变成一个可以感受的普遍概念——界限。之所以不用“界线”,是因为一方面界线的“线”字带有过于浓厚的几何色彩,咱现在是在进行对感官信息的概念化处理,不是解析几何;另一方面“界线”这个词太绝对、太呆板了。后面会说到,其实说“界限”还是有点僵硬了,我们一般直接说“阴阳”,但你们对于“阴阳”的误解太深,为了便于逐步纠正你们的理解,咱俩目前先说“界限”。
界限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东西能够被理解、被识别、被描述,都是因为在其内部或外部或在内外两方面有着界限所划分出的种种区别和特征,而界限本身是我们从经验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认为正是界限的存在使得思考和分辨成为了可能,甚至是界限的出现令宇宙从其初生时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我们可以认知的世界。
缝隙是界限的一种常见的存在形式,通常出现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固体实物的紧密交接处。而“界限”一词是我们对于类似的所有不同事物的交界处的称呼。不仅是一条细细的缝隙,任意的客体,例如一棵树、一根杆、一道线、一条河、一座山、一块石头、一颗星星,甚至是某些不那么显明的客体,比如某片空间、某段时间、某个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事件等等,都可以视为一条界限。只要在任意两事物间,存在某种可以被察觉到的不同,那么就可以肯定这里存在着界限。界限是感官能够感受到的,咱先不管这种感受是如何可能的(到下个篇章再说),如果感官接受的都是客观信息的话(健康的感官应该都有这种正常功能吧),这至少说明了界限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可以经由健康的感官机能进入主观思想的一种东西。
我们可以设想,刚出生的时候,任何人的头脑中都是完全空荡荡的,也许连“空荡荡”都算不上,因为那颗幼稚的脑袋只是个单纯的物理存在,其中只有在维持着基本生理机能的生命组织,没有任何理性的概念空间,同样没有任何所谓的“先验理念”,更遑论什么智慧了。当然,此时的婴儿无疑承载着作为人类的遗传信息,但这种遗传信息与哲学上的概念恐怕根本不能看作是同样的东西,因为遗传信息只作用于生理上的成长发育,即便是人类的生理结构确实奠定了形成概念空间的物质基础,但是好像也并不能就此认定这些遗传信息一定会在事先在概念空间里写入些什么内容。作为已经制造出了计算机,因而能够轻松区分硬件和软件的你们来说,这点道理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理解是这就相当于算盘和珠算口诀的关系,单用一个算盘是无法教会人们如何做算术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口诀才可以。婴儿的大脑就像一个算盘,而感官刺激所留下的经验印象则会在之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教会他如何使用大脑的口诀,所用的语言媒介就是唯一可以在主观与客观世界之间自由来去的界限(关于“唯一”和“来去自由”咱一会儿就说),老师就是整个大自然。所以我们说智慧是自然赠与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各人的造化了。自然是公平的,她同时也在用教导人类的方式教导着所有的生灵,只是人类好像是学得最好的,不过我们又怎么知道呢?毕竟在神秘主义(就是孔子不愿谈论的“怪力乱神”)者们的传说中,经年累月地修行的其它物种的精灵们,可是拥有着不下于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的。至于我们为何能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俺觉得也许你们当中的生物进化史的研究者们应该能够给出比“女娲造人”更靠得住的说法吧。
别急嘛,咱这就来考察一下界限为什么可以从客观世界进入主观思维并构建起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叫“有意义的概念”(只是有意义的概念,关于“真”的概念还得等等再说),并由此建立起概念空间。
界限究竟是什么呢?前面说过,任意不同的事物之间都有界限,所以界限在本质上就是不同。这么说是有点太简单了,咱来仔细地想一想。任何一个被我用来视做界限的东西,它们有任何共同的特点吗?当然没有,因为任意的客体都能被当做界限,而任意的客体是不会有什么共同点的,因为它们本身就已经涵盖了所有的不同。硬要说的话,大概就只有它们“本身都拥有各自的界限”和“它们都是客体”这两者了,可是咱要讨论的正是界限何以能够从客观进入主观,所以那两点共同点对于问题的解决恐怕没有什么帮助。哦,对,似乎还可以说“它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但其实就算是整个宇宙也是可以作为一个界限的,比如我可以说“在你和我之间,隔着整个宇宙”,这样宇宙就成了你我间的界限了。什么?你和我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不,你错了,咱说的是作为客体的宇宙,而你我可都是主体啊。
如上所述,界限就是不同,只因有了不同,我们才能区分出万事万物,可以说任何有区别的地方就有界限。假若万物是有,那么界限就是与万物之有不同的东西,也就是无。正因为界限是无,它便可以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也正因为界限是无,是不同,是区别,所以当婴儿那混沌一片的心灵接受到由感官传递而来的外界的无之后,便会依照那无的形式,还原出一个个的形象,形成最初对于世界的感官印象。因为界限是无,所以我们从来不会疑惑为什么小小一个人的身体里能够容纳天下的万事万物,毕竟人其实根本没有把任何事物真正地纳入心里,我们所经验到的,不过是事物的界限而已,这界限是无,因此我们对这界限的容纳量理应是无限,而我们自身的有只会由于无的界限的划分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多姿多态,却绝不会有任何实质上的损失。并且带给我们这一切经验的自然之物也是一样,它们的性质、内涵、外观、属性既不为我们所拥有,也不会因我们的感受和了解而改变,但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它们的客观存在绝非毫无关联,哦,应该说恰恰是通过“无”来关联的。所谓“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起码在主观历程上是这样没错,第一个“有”是纯粹的有,第二个“有”则是概念的存在。
界限是无,在界限从客观进入主观的整个过程中,客观世界失去的是无——即没有失去,主观世界得到的是无——即没有得到。可是,概念空间里确实因此而勾勒出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物体的形式画面,勾勒所使用的“颜料”却并非来自客观世界的任何实物或性质,也没有任何的客观实物和性质能够获准进入主观世界,否则主观和客观便会发生混淆,而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让这种混淆发生的,因为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我将无法区分出什么是自己的意识、什么是自然的存在。真正能够突破客观与主观世界间界限的,只有界限本身了,因为界限是无,当它与有相结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出形式。任何概念都可以凭借有和无结合出的各种类型形式材料的无限积累而诞生出来。至于客观世界的界限为何经常能够在通过感官到达主观世界的整个旅程中完全保持或基本保持原有的形态不变——界限是无,显然不可能有任何内部构造和内禀属性,其自身也不会有什么可以自我保存的性能、特质,仅有的也就只是一个从外部可以看出来的形态,也就是一个几何形状和或模糊或清楚的呈现状态——咱等到下一个篇章再说。
总之,随着界限从客观进入主观,客体被认识了,主体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体现。然则对客体而言,被不被认识于它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主体而言,这种认知能力的体现在绝大多数不反思的时候,也只是一件不自觉的事情。因而虽说主观和客观因界限而发生了关联,但这种“无”的关联丝毫不会影响它们各自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