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故居
李五(1386-1457),乳名英,字俊育,号自然,排行第五,故后人称之李五,晋江池店人。少年李五,无论是南音清唱或琵琶洞箫,乐艺皆精。他“不阶先业”,初以榨糖为主兼营桂元干等农土特产,由水路运至江浙京津等地出售,又购丝棉等回泉贩卖。李五致富始于他经营独一无二的凤池糖。据说有一年五六月间,李五的糖船泊温州港,天色突变,台风将至,船员离船登陆。后糖船被风刮上海滩,埋于沙尘之中。台风过后,李五着人挖出沙中蔗糖时,不禁一惊,本是暗褐色的糖,竟变为鲜艳的赤色糖了!李五悟出其中奥妙,原来是经过泥沙的捂盖糖色变艳了。回泉州后,李五即将此作为新技术广为传授,在炼糖后道工序加盖沙土,以使糖色变艳。自此凤池糖身价大升,销路大畅。几年下来,李五遂成泉州巨富。
泉州民间历来有一句口头禅:“富不过李五。”其实还应当加上一句,“善不过李五”。李五大富之后,赈灾济穷、乐善好施名闻四方。明宣德帝表弟邝金龙闻李五之名,欲试虚实,便往凤池(今晋江池店村)登门向李五告贷。他不露身份,只谓到泉投亲不遇,返里已无盘缠。李五听罢,如数借之,如此数次,李五未加拒绝。后邝金龙道出真名,自此结为知交。
李五一生善举不计其数,如:捐六里陂排灌工程,修吟啸桥,畅通泉安古大道,重修洛阳桥,建桂岩书院……除泉晋一带外,当年李五主要的经商地浙江宁波鄞县,至今仍留有“恩公井”、“恩公祠”。这些都是当地百姓感念李五之恩泽而建的。据史载,明正统九年(1444年)及十二年,李五两次在此开仓赈灾,民感其恩,塑其像而祀之。
李五故居在今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故居建筑规模宏大,共有9落,左右厢房护厝,计100多间房屋,占地面积数万平方米。历经漫长历史风雨,而今其格式布局,墙体装饰等均保留明代原貌,且独具泉州古建筑特色。更令人称奇的是,如此庞大的建筑群,虽地处闽南沿海,长年雨量充沛,尤其每到春夏之季,或阴雨连绵或暴雨不绝,但从未发现故居发生积水现象。每每雨过之后,各天井即“雨过水干”。故居整体建筑物大部分虽已严重破损,但所有天井乃具“雨过水干”奇观。这得益于其整座建筑的排水系统。每落大厝皆有天井,据建筑部门专家勘察,李五故居建筑群排水沟呈整体的八卦形状,纵横交错,各纵横排水沟之间,均有多个排水口贯穿连接,故不易堵塞。这种排水系统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建筑科学技术。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先进的。这在整个泉州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建筑群非常庞大,因年代久远,至今大多只留下残垣断壁,要修复如此庞大建筑,耗资难以计数。更因李五族裔大多另择址兴建新居,故此处李五故居只能任其日趋破损。
李五另一处故居即泉州城心九落大厝,位于泉州西街井亭巷城心塔的东南边(府志称此地为万厚铺,但李氏家谱和祖祠楹联写万石)。据李氏祖辈说,该大厝的大门到旧城四城门距离相同,又处于泉州城心鲤鱼穴,人们因此称之为李五城心九落大厝。其后花园原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1958年被毁),城心大厝门前的巷因之称为古榕巷。城心大厝纵横各3座,共9座汉式五开间大厝及双护厝组成,有100多间房屋,为闽南少有的大宅院。它后面有大花园,前有大石埕,埕上有旗杆石,埕外有照墙,还有水井、书房等附属建筑,总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城心大厝没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它以建筑简朴、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结构奇特而闻名。大厝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屋脊两端燕尾式高翘。外墙砖石混砌,红白相间,坚固美观。厝内每座五开间都由进门、厅堂、后堂及厢房组成。大厝最奇特的是分别有9个大厅和9个大天井。9个大厅利用厅口步廊及个别厢房,构成前后左右各大厅相通,可作为全家族婚丧喜庆的活动场所。天井有采光、通风、排水、纳凉等用途,9个大天井的水全部流归大门内第一个天井,即九院水归一院,然后由一暗涵排出厝外。明正德二年(1507年),李五孙儿李约斋从凤池迁居该厝。有总督祝寿赠“世锦芳留”匾额,其家人将匾挂在大门上,显示李五家族的显赫荣耀。此后,人们不知不觉把此大厝称为“世锦芳留大厝”。后来,族人四处外迁。有的搬往市区各地,有的回原籍地池店,有的迁居石狮港前,再分衍东店、水头、后厅、曾坑、永宁等处,再后来有的远迁福鼎、台湾和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等地。大厝住人大量外迁,加快了大厝倒塌,现仅余一家李氏族人居住。近年,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等地宗亲纷至沓来到此谒祖。
1989年,李氏海内外宗亲捐巨款,于池店村中心的凤池李氏祠堂,建成“李五纪念馆”。正面大门镌有一副对联:“金马玉堂首开翰苑;好施乐善重葺洛桥。”馆内除供有李五画像及明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帝钦赐“乐善好施”的金匾外,还摆列各种实物模型,并有图文并茂的画壁,详细介绍了李五身世及平生善举。该馆已被列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凤池海内外李氏宗亲再次筹集巨款,于池店村新街十字路口处,再新建1座李五纪念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纪念馆紧邻池店镇老人活动中心。该馆完全依照晋江侨乡古建筑“皇宫式”的风格建造,古香古色、气势非凡。其木雕石雕,皆出自惠安高匠之手,精工细镂,样样都是上乘的艺术品。尤其是院墙外大门左右的两尊大石雕,刻的不是人们常见的石狮,而是一对气势威武、栩栩如生的雌雄石麒麟。麒麟乃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吉祥之兽,作为石雕较为罕见。设计师如此布局,寄寓李五与众不同之处。进了庭院,可见纪念馆大门镌刻的一副对联:“修陂救疫解民忧;放赈增桥从善愿。”这短短的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李五一生的重大善举。大门右侧空地上立有1方石碑,上书:“凤池李俊育公增修洛阳万安桥碑记……大清乾隆二十六年腊月立。”建筑者称,这块石碑是仿照洛阳桥的故碑雕刻的。馆中除了陈列各种实物模型及壁画以展示李五的功德之外,还有一尊汉白玉雕就的李五塑像竖立于馆内正中位置。塑像造型逼真,形似神似,充分体现了李五作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大慈善家的风采。
李五的奋斗经历和乐善好施,集中体现了晋江人能商善贾、不断进取、诚信为本、富而不奢、富而思善、热心公益、济世为怀的传统美德。正因为如此,李五受到世世代代晋江人的缅怀与崇敬。2004年4月,池店村村民为新落成的李五纪念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剪彩仪式,来自海内外的李氏宗亲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数千人参加当天盛典,祭祀李五。同年10月,晋江市第二中学、池店中学和池店小学同时把李五纪念馆定为该校师生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以激励大家继承和发扬李五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