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一个70后蜀黍对你说,
他喜欢上了一个15年出生的小朋友,
并且她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
你会不会觉得假如他不是她爸就是个变态?
可是如果一个3岁的小朋友跟你说,
她真的炒激喜欢一个四十多岁的蜀黍,
以后不管蜀黍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你大概会想,那就是爱情吧。
2015年12月才开出第一家店的奈雪の茶就像个小朋友,
整天跟着一个1971年出生的星巴克蜀黍
三年下来,不知不觉已经跟了三十七条街——
挨着星巴克开了37家直营门店。
而且在深圳,它已经力压星巴克蜀黍,
成为全深营业额最大的休闲餐饮连锁管理品牌,
虽然本地门店数只有星巴克的一半。
奈雪的店面
这是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小小奇迹,新式茶饮,
一个三年前大概还不在主流舆论视野中的市场,
三年后居然有了如此高速的成长性,
甚至可以在局部市场与星巴克这样的世界知名品牌竞争,殊为不易。
2
除了一心一意跟着大叔蹭Wi-Fi,
这位奈雪小女生有什么特点呢?
最喜欢的,莫过于把自己的家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emmm,有人说,奈雪的茶店看起来,就像一个美术馆,
从装修风格到产品设计无不体现出这种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暖色调布局温馨感……宽大空间舒适感,粉色调为主的装修,
明亮整洁的空间环境,
让它看起来像个“闪闪发光的精致盒子”,
既温暖,又温情,又温柔。
对爱美的女性消费者简直是致命的吸引。
奈雪的店面
奈雪的空间注重人与食物、空间、物品之间的实际体验与互动。
摆脱设计常用的流行元素,
设计师将运用在美术馆等艺术空间里的美学概念放进花城汇店。
比如简洁流畅的线条,比如裸露的材料本身。
奈雪的店面
花城汇店是奈雪目前面积最大的门店,也是装修得最漂亮的。
空间整体墙面采用天然洞石,
这种材质无法人工制造,一般成本较高,餐饮空间很少会选用。
但奈雪就任性地用了,而且用得精致又美得大气。
而这些空间的设计并非毫无科学依据,
而是依据了零售业常说的“人流动线”。
对于留店消费的人,
奈雪の茶完全提供了情感上的满足感。
除了营造比普通茶饮店更美的环境、更舒适的氛围。
奈雪的店面空间里尽可能多地设置了软塌的沙发座椅,
适合白领在此办公谈事,
也适合情侣的卿卿我我,
或者一个美貌女子在此发呆打发时间……
3
其次是保持产品的更新能力。
奈雪の茶的主流目标用户,是20-35岁的年轻人。
因此除了保持着每月一新品的节奏,
奈雪の茶还非常注重经典产品的升级与迭代。
为的是有意识领先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而不是追赶市场需求。
奈雪的创始人彭心
奈雪的创始人,是一位叫做彭心地前IT公司美女员工,
除了长得漂亮,她还有着一位具备丰富餐饮经验的老公……
因此奈雪の茶的营销思路是零售品牌思路,反而不是餐饮业。
奈雪的零售不仅是那些可以外带的茶叶礼盒,
还包括门店的设计逻辑和理念。
首先是敢于打破店面零售的单品爆款理论
奈雪の茶是目前休闲饮品中少有的“1+1”组合。
“1+1”即茶+面包的组合,
奈雪产品:茶饮+餐包
目前奈雪面包自身的独立销售相当可观。
而隔壁的星巴克蜀黍,甜点的销售还远远没有超过咖啡……
餐包还帮助奈雪の茶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时段和场景。
别人家的茶饮,往往只能做餐后的休闲时段,
也就是下午2点—5点,晚上7点-9点时段。
但有了好吃的餐包,就有了囊括正餐时段的可能,
不少妹子甚至特地选择以一个餐包一杯茶作为工作餐。
此外,餐包有很强的外带属性,
可以打包回去当早点,这样就延伸了客群范围,
同时又节约了门店的空间和消费者的时间。
奈雪于2017年12月进入北京西单
“我们的营业额不受翻台率影响,我们营业额来自我的收银机的效率和人工的生产效率。在奈雪の茶的门店,标配是两台收银机和四条生产线。”——by 奈雪的茶 创始人 彭心
当隔壁星巴克没有座位的时候,90%情况消费者会掉头就走。
因为在许多消费者的认知中,
星巴克就是一个与人谈事或者移动办公的地方。
没有座位,也就没有了去的意义。
星巴克的空间和文化是吸引国内消费者的地方,
恰恰也是硬伤,因为产品反而变得很次要。
当空间和文化的理由不能满足时,
消费者很容易失去逗留和消费的原动力。
而以产品为零售增长主导的奈雪则暂时避免了这个苦恼。
4
纵观奈雪的种种,不难发现,始于颜值,迷于品质,续于创新……
最重要的是,原来单单爱美…足以成为一个女性品牌最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