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上有一个UP主大连老湿王博文发布了一个视频,标题为《父母哭穷对孩子影响到底有多大?别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发布一天时间内点赞8万,13000多条评论。由于B站的用户主要是学生(0-17岁占比最高,其次为17-24岁),所以这13000条评论大多是在叙述父母哭穷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和自己的感受。
由于父母不怎么上B站,瓶子就在这里与你聊聊有关孩子的财商教育,为人父母、即将为人父母的都可以考虑一下,应该给孩子怎样的财商教育,才不至于孩子长大后跑到评论区控诉。
控诉、迷惑、庆幸与正能量
视频内容主要是妈妈和孩子关于买东西时的日常对话,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共鸣。具体视频内容可以移步去看。
对话1
-“妈妈我想买耐克”
-“咱家条件不好,哪有这么多闲钱”
对话2
“平常我和你爸哪里舍得吃,还不是给你买的”
“咱家出去旅游花钱,还不都是为了你”
“要不是因为你,咱家哪里花这么多钱”
更有意思的是评论,瓶子把评论分为4类,控诉、迷惑、庆幸与正能量。
控诉类评论认为父母哭穷给他们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自己自卑、抠门、消费观和金钱观扭曲。自卑是最多的,如不敢进奢侈品商场、不敢交比自己家境好的朋友、不敢选择出国留学等费钱的发展道路,抠门则表现为去超市买东西犹犹豫豫、不愿意花钱社交,扭曲的消费观和金钱观主要就是长大后只想着赚钱,认为钱高过一切,或者疯狂花钱追求奢侈品。还有一些评论谈到了比较极端,如父母对孩子消费极其严格不给零花钱、父母整天哭穷要求孩子早日赚钱养家。
迷惑类评论表现为,上了大学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常被父母行为迷惑。父母昨天还念叨没钱了,今天就给自己买手机。父母不给自己买漂亮裙子,却总给弟弟买玩具小车。
庆幸类评论,会“炫耀”一下自己接受的幸运教育。比如“买东西不看贵贱,要看性价比”、“父母虽然哭穷,但是对我很好”、“虽然哭穷,但父母会为我营造强大的精神世界”……
正能量评论,更多地从客观地角度看待,认为无论是自卑情绪、家庭条件等,都应该由自己来克服,而不是全部怪罪于父母。
哭穷真的不好吗?
哭穷不好,难道溺爱更好吗?我们已经看到多少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溺爱,把孩子带上毁灭之路,相比溺爱,哭穷至少不至于走向极端吧。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庭条件好坏,这都是应该贯彻不破的家庭教育。大部分父母有意无意地选择“哭穷”这条消费教育道路,也是物竞天择,千百年来“财不露富”教育是得到中国人承认的,什么不说,至少疫情期间,我很感谢我的父母教会我的囤钱囤粮。
真正不好的,是哭穷背后的父母的消费观和教育手段。这些才是孩子们控诉和不满的重点。
1.无理由限制孩子消费
限制孩子的消费可以,但不能没有理由。孩子虽是孩子,但他成人过程中,心中总会有自己遵循的理性和逻辑。孩子在向你诉求不合理的消费时,你一句“不行,我是大人,听我的”,是没办法说服孩子的,这时候耐心一点,蹲下来和孩子再说一句话“因为……”,效果就会好很多。
在评论中,很多人提到了这一点,孩子想买娃娃,裙子,鞋子,零食,无论大小贵贱,无论什么理由,父母都直接拒绝。还有的父母以没钱为由,从不给孩子过生日。
2.双标消费
父母自己买买买,不给孩子买。有的评论提到,父母刚刚和孩子哭穷,转头买了一套房。孩子不懂买房可以贷款等,这确实会让孩子迷惑。
父母自己省到抠,给孩子花钱不考虑。顺便还会说"我们花什么钱,都是给你花的。"
父母给弟弟花钱多,给姐姐花钱少。不患贫而患不公,对于孩子的影响更是直接。影视剧里樊胜美,苏明玉都已经刻画很多了。
父母平时不花钱,在别人面前要面子花钱。评论提到,平时父母不让花钱,也就算了,结果有一次在姑父面前,姑父要给孩子买东西,孩子说太贵了我不要,父母觉得丢脸又马上买了。
3.对孩子进行“懂事”“不懂事”的道德绑架
看到想买的东西,但说“不买”,就是懂事。其实孩子内心不想要这样的“懂事”。懂事,不是听父母的话,而是因为自己形成了合理的判断被父母夸奖。评论中很多都提到了这一点,对"懂事”二字深恶痛绝。
4.用消费让孩子产生亏欠负罪感
孩子最怕的还是父母那句“还不都为了你!要不是为了你,就怎样怎样…”
孩子爱父母,是因为父母爱他,但很多父母会给孩子施加负罪感,通过消费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欠父母的,一辈子还不清的。从评论可以看出,孩子们并不想要这种感觉。他们更希望平等自然的爱,而不是要父母多做牺牲、变可怜、变穷。
5.父母自己无能却甩锅给孩子
比较极端的,是父母自己无能,确实家徒四壁,又不努力赚钱,然后又把锅甩给孩子,认为是孩子让自己贫穷。这类父母没什么好评价的,唉!
正确的消费教育,回答2个问题
总的来说,父母在消费教育中有意无意的双标和道德绑架,说白了就是父母没有想清楚到底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消费和财商教育,只能用笼统的"哭穷"概括。真正的消费教育,绝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和财商教育,甚至品格教育都息息相关。
瓶子问2个问题,如何教育孩子可以一起探讨。
你能准确描述你自己的消费习惯吗?
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传授知识,自己起码要了解知识体系和来龙去脉。其实家庭教育也是一样,要想教孩子,自己要清楚目前的情况。
你和爱人的消费观一致吗?你可以准确描述自己的消费观吗?你觉得你的消费观有什么问题?
你希望孩子成长过程中怎样对待金钱和财富?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好,那么,在消费教育时,应该立有一个目标、一个原则,你想要孩子形成怎样的消费观?
富裕的家庭,可能希望孩子在勤俭节约的基础上学会挑选和审美,能够分辨什么时候花钱最合适。较贫困家庭,可能希望孩子一定要勤俭持家,懂得积累的力量。
围绕这个目标,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心中自然有准绳,也就知道怎么引导和回应了。
结
父母自己做好了,孩子才不会有怨言,这放之四海而皆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