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电影《钢琴家》
每一个从事艺术的人都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希冀他人的倾听自己内心的世界,并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慰藉。战争就是战争,极尽所能的摧毁人类社会仅存的体面与高贵,但是当战争过去,一切又重新归于平静,依旧会有后来人在废墟之上汲取养分。
历来的艺术作品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描绘着战争的景象,有些直面战争的残酷,有些表现被战争所摧毁的美好,还有的则选择做一个冷眼旁人,静静的目视着满目疮痍的世界。这部出自波兰斯基之手的《钢琴家》就是这样一部采用了独特视角展现二战的电影。电影的节奏沉稳而缓慢,一如男主角斯皮尔曼的钢琴曲。导演摒弃了以往二战题材电影中诸多的符号化的设置以及刻意煽情的桥段,只是通过斯皮尔曼的视角来还原一副二战中的众生群像。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是如海般沉静,整个过程就是斯皮尔曼在他人的帮助下东躲西藏,凭借自身的好运气一次次死里逃生。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份沉静背后深刻的痛苦,对于斯皮尔曼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对于劫后余生的庆幸,而仅仅是一个失去了一切的可怜人的珍贵回忆,对于同样身为犹太人的波兰斯基来说,这样淡然的还原,或许才是对于他的家人以及无数死去的同胞最好的悼念。
斯皮尔曼这位犹太钢琴家有着与所有艺术家一样的矜持与优雅,但突如其来的战争摧毁了他原本美好的生活,就像之前说的,在这场战争中他凭借波兰人,“犹奸”警察,反抗军,甚至于德国军官的帮助一次次侥幸活了下来,没有周密的计划,没有主动地反抗,就这么随波逐流的任由命运使他沉浮。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真正优秀的表演不在于爆发力的大小,而在于让观众忘记表演的存在。当斯皮尔曼的扮演者阿德利安-布罗迪站在窗口,用那双忧郁的眼睛向外望去,所有人都能体会到那仿若永不逝去的寒冬所带来的寒意。到最后这位东躲西藏的犹太钢琴家在一位懂音乐的德国军官的帮助下最终的以幸存,“不要感谢我,感谢上帝吧,他让我们死里逃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信仰他。”德国军官的这句话也许正是说出了导演的内心。他受过的苦难折磨以及一切的痛楚在他得以再次演奏钢琴曲时都变得不再重要了,因为他挚爱的音乐还在,希望依然存在。
------------------------------------------------------------------------------------------------------------------------------------------
浅评《文心》
可以说这本书的数十个章节囊括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如同一部故事版的语文教科书,但是更妙的是其中对于国文精髓的一种解读,重神似意境而不重表面功夫,对于一篇文章,读懂表面只是一层,是人人都会的基础功夫,但是要了解其中的意趣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是另一层境界,而论道将其自己的见识结合,进而触类旁通,最终化为己物感受不到文章的存在,那便又是一层大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