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都是精华,是一本值得反复读的书。读那一封封充满关爱和教诲的家书,被父母对儿子的学习、生活和教育深沉的爱感动,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无不关怀备。傅雷的爱子情深,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读这本书,就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好像他也是你的长辈,听他谆谆教诲,给你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一些生活、学习和事业上的指点和启发。除了父爱,也是一本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从文学到音乐、美术、哲学、历史乃至文学,作者的思想无不独立而又深刻。
1.《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作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
2.这是你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希望你好好地享受、体验,给你一辈子做个最精彩的回忆的底子。眼看自己一天天的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的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的加阔,胸襟一天天的加大,感情一天天的丰满深刻,这不是人生最美满的幸福是什么!
3.唯有肉体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4.无论译哪一本书,总觉得不能从头至尾都好;可见任何艺术最难的是“完整”!你提到perfection,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5.一个人的思想是一边写一边谈出来的,借此可以刺激头脑的敏捷性,也可以训练写作的能力与速度。
6.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多修养,做到能入能出的程度。
7.作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多学些东西,多把心思花在艺术的推敲与思索上去。
8.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唯有真正能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的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9.要有耐性,不要操之过急。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时时刻刻要承认自己是笨伯,不怕做笨功夫。
10.弹琴不能徒持sensation,sensibility。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特别在智力方面多下功夫,那么你将来的收获一定更大更丰富。基础也更稳固。
11.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
12.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撼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
13.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
14.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这些修养很不容易!
15.一个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业业。
16.我们真是进入了原子时代,tempo快得大家追不上。需要做、写、看、听、谈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17.平衡身心,平衡理智与感情,节制肉欲,节制感情,节制思想。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做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
18.除了钻研专业之外,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多阅读其他方面的书,充实你的思想内容,培养各方面的知识。
19.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20.夫妇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平安渡过大大小小的风波,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
接触到《傅雷家书》这本书时,当初反复读了好几遍,真正的好书,有思想性、思辨性的书,带给你感情上共鸣的书都是值得反复去读,书中的内容化为你的一部分,被他熏陶、感染,进而收获进步、成长。
曾经面对读书,除了人物传记不知道读什么样的书。后来慢慢的一点一点地摸索,找到一本好看的书,就会去搜,然后找到许多类似的好书,比如当初在小木虫网站上先是看到刘未鹏的一篇博客文章,然后搜他的博客,然后读到《暗时间》这本书,然后在这本书中有提到李笑来的《与时间做朋友》,关注到李笑来,然后又读到他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与时间做朋友》这本书中又提到《奇特的一生》,当初打印这本书来读,同样收获很大。关注博客之后,又读到李欣频的博客,然后打印她的书来读。然后还有稻盛和夫的书,像《活法》,再接触到佛教之类。后来又关注微博,关注那些会生活、会学习的人,同样的带给不少的正能量,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人生原来可以这么精彩,生活可以如此之美,如此充满力量。整个过程都像是在织一张网,慢慢地关注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关注的点越多,也发现不会的、要去做的更多。慢慢地积累,体会到精进的感觉,也更深刻的体会了《秘密》这本书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则。因为一直在关注,好像就是被带到这些你所感兴趣的领域。意识雷达,确定自己的方向,持续去做,好像相关的资源自然向你靠拢,全世界、全宇宙都会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