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周五)多云转阴
有一个男孩儿,不到10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因性格不合离异。
爸爸妈妈离异之前,吵吵闹闹也有多年。一开始吵闹的时候还支走男孩。后来吵得凶了,也就顾不上避讳,任由他一个人躲在小书房里哭泣。哭够了就发呆,发完呆就睡觉。直到他们吵够了,最先冷静下来的一方会过来安抚一下男孩儿。
这样时间长了,男孩儿慢慢开始一脸的无所谓。他们吵他们的,他玩自己的。
当爸爸妈妈告诉男孩儿他们要离婚的决定时,男孩儿很平静。问他想跟谁,他选择了爸爸。妈妈虽然很伤心,但觉得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妈妈没有职业。爸爸刚开起的公司眼下虽然不景气,但毕竟有收入、有希望。
两人吵够了,平静下来,决定协议离婚。两套房产都给了妈妈。一套让妈妈出租维系生活,另一套她自己住。说好这套将来给儿子记入名下。
男孩儿跟奶奶和大伯大妈带。一开始爸爸还能顾得上他,基本天天回家。家里没了吵吵闹闹,加之爸爸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他们的生活倒也平静安逸。
只是男孩儿学习实在用不上心,在学校成了问题学生。说谎、打架、不完成作业、与老师顶嘴、破坏课堂纪律......老师三天两头找家长。
后来,爸爸觉得还是给他换个环境,让孩子远离原来学校的那些负面标签,说不定会有一个好的开端。
跟男孩儿一商量,他也表示同意。且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从头开始,好好学习,重树在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印象。
转了学,男孩一开始看上去很想努力,却又力不从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管不住自己的意识流。上课时,他也强迫自己专心听讲,可思想总是溜号。强拉回来又溜走。看书做作业,只要没人在旁边监管,他的心就飞走了。他说自己都不知心飞往何处。
其实用心时,他背东西、理解东西还是蛮快的。说明智力没问题。可他就是用不上心。
爸爸为此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罚也罚了,道理也讲了,家教也找了,都没起多大作用。男孩也不是不懂道理,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可说归说,做归做。一时能做到,掉头就反复。没多久就又恢复原样,家长被老师请又成为常态。
上初中时,爸爸表示彻底无招了,就把他送到一所私立学校。平时住校,周末回家。这期间,爸爸又成家生子。在学校他就更成了我行我素之人,学校拿他也很无奈。由于老师管得严,上课倒是不捣乱了,白天常态就是趴在桌上睡大觉。晚上与舍管老师斗智斗勇。手机没收了一次又一次,他总能想办法编理由要出来。
在那里勉强上完高中。原本高考他都不想参加了,可爸爸说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和他彻底断绝父子关系。结果,进了考场,他也就写上名字,ABCD随便勾选一下,然后就趴桌上睡大觉,睡得口水都流了满桌。同一个考场的同学走出考场,都对他行注目礼,他依然是一幅无所谓的姿态。
好在那年遇上实施高职扩招好政策。最后招生不满的一些民办职业院校实施注册招生,只要参加高考有分数就行。
他被一所高职院校录取了,家里人都替他高兴。可他拒绝所有人的劝说,说什么也不去上学。说自己真的是上学上够了,说不上学自己也可以闯出一番新天地。他选择的是走自媒体之路。
那时,我也在劝学阵列。我在他心目中,还算有点权威,他对我还算敬重。
谈话过程中,他慢慢敞开了心扉。
原来,在他那一副什么都无所谓、吊儿郎当的外表之下,藏着那么多的在乎。
他很在乎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支离破碎,他说大家过得看上去都挺好,就他一个人过得很不好;他很在乎爸爸妈妈能像很多爸爸妈妈那样,把他捧在掌心,当年吵架也不无视他的感受;他很在乎爸爸妈妈离婚后,妈妈能经常来探望他,或者接他回家住,而不是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了事;他很在乎当他学习实在跟不上时,爸爸能够看到他的爱好与特长,支持他走特长发展之路;他很在乎爸爸重组家庭后,在炫二娃三娃聪明伶俐时,不要拿他当反面教材;他很在乎......
他觉得,他现在的所有一切,包括他的学业失败,都是爸爸妈妈当年犯下的错,他们应当弥补自己。
但据我了解,爸爸妈妈因为是协议离婚,在对待他的事上很理性。爸爸妈妈后来各自都重组了幸福和乐的家庭,两家的大门都无条件为他敞开。他无论到哪边住,都很受欢迎。
新爸爸非常支持他的兴趣爱好。他去哪里学习或参加一些活动,新爸爸只要有时间,都会亲自开车去接送,甚至全程陪伴,全程录像。新爸爸如果没空儿,新爸爸的儿子、也就是他的新哥哥也会去接送和陪伴。新哥哥对他更是呵护备至,两人常常挤在一张床上聊天到深夜。
新妈妈待他也非常好。每次去,都一身名牌回来,说都是新妈妈买的。新妈妈哪天亲手做了好吃的,也都给他打电话让他过去吃。
如果换一个视角,在许多离异重组家庭中,他无疑是很幸运的一个。因为爸爸妈妈都没减少对他的关怀,对他的爱。他的爱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妈妈爸爸嫁娶的另一半,都是真心关心他。可他觉得那都是应该的。大家所有的付出,他都觉得理所当然。生活中稍有不如意,他就会大发脾气,尤其是对妈妈。
我认为这都是因为不合理信念所致,有必要引导他修正不良图式。
于是我问他,爸爸妈妈离婚后,你记不记得妈妈经常在学校门口等你,给你带一大包好吃的?还有新衣服?他说记得。
我问他,爸爸妈妈离婚后,你记不记得爸爸哪怕出差在外,半夜都会赶回家,就为了给你过生日?他说记得。
我说,你再搜寻一下你的记忆深处。爸爸妈妈对你的那些好,你还记得吗?你可以不必讲给我听,只需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就想那些画面,那些爸爸妈妈对你好的画面,让你高兴的那些画面。
我们就这样静坐了好一会儿。忽然他睁开眼睛说,他觉得最高兴的画面都在他小时候。那时爸爸妈妈不吵架,对自己真的很好。离婚后,他们做得也很多,但他感觉不到愉快,反而觉得压抑。他们越对自己好,自己越觉得压抑。
他说,我觉得我如今的不成器,他们有多半的责任。现在他们给我生活上、经济上的补偿,那都是应该的。我毕业后没地方住,住到妈妈那里,妈妈应当接纳、照顾我。谁让她在他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照顾我,这些都是她应当做的。爸爸给我安排工作,那也是他的责任。可他不支持我做自媒体,这是他的不对。
言外之意,如今爸爸妈妈无论对他多么好,都补偿不了对他的亏欠,他都不会感恩。这也是他一不如意就和妈妈大吵的原因。爸爸威严,他不敢吵,但也一肚子意见。他还长长叹了一口气:唉,都怪我命不好!
我说:“你知道你现在多大了吗?”
“当然知道,我快19岁了。”
“那你知道年满18岁,就是成年人。从法律上讲,爸爸妈妈对你没有抚养责任了?”
“我知道。但我小时候他们欠我的。我现在没工作没钱花,他们应当继续养我。”
“爸爸妈妈也没说不继续养你呀。爸爸说只要你去上那个大专,拿到毕业文凭,会给你30万和一部车,让你创业。你为何不接受?”
“我真的不是学习的料。我想现在就做自媒体。我分析过,自媒体这行业现在发展还是时机。我上两年学出来,恐怕什么都来不及了。”
“可是上学和自媒体可以相容并进呀。你的专业本身就与自媒体相关,你可以上着学,业余时间尝试做自媒体呀。”
“我就是学不进去。拿不到毕业文凭不是又白混两年吗?再说,那些连学生都招不起来的职业院校,我进去后不敢保证我会怎样。”
“你真的打算这么放弃吗?要知道你只是高中肄业,这次是拿全日制大专毕业文凭的唯一机会。我觉得还是试试好。你就去试试,觉得不好再说。我们只是让你去体验一下大学生活,就去试试可以吗?你不必现在就答复我,离报到还有许多天,你可以再好好考虑一下。”
“还有,你也常看电影、电视,有你常说起的崇拜的一些影星、歌星。还有你身边或者认识的和你一样自小父母离异的人,你看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如你一样受到那么大的影响吗?这点也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让他先回去,考虑好再回复我。可以微信,更欢迎来我这儿。
结果到底如何?大家猜猜看。你对这男孩儿有什么要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链接:你是你自己人生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