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6 华杉
集义、积德、养气、修身,四者是一件事。《传习录》相当于是四书的学习辅导材料,如果不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都读得烂熟,还对程朱理学都有了解,根本读不了传习录,所以我们解读传习录,也不断要回到四书和程朱,一遍又一遍重新学习。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薛尚谦问孟子的不动心,与告子的不动心有什么区别。
薛尚谦所问,我们在前面陆澄问“志至气次”时已经详细讲过。《孟子》原文: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 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王阳明回答说:“告子是强行捉住自己的心,不让他动。孟子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又说:“心的本体原本是不动的。心的本体就是性,《中庸》说‘天命之谓性’,天命本体,就是性,就是天理。性是本性,本来就不动,理是天理,也是恒常不动,集义,就是复归心的本体。”
集义,是《孟子》下文讲养浩然之气时说的: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
人要养成这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你的一身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你就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样刚大之气,它怎能无所附着呢?就是与道义相辅而行。因为道义虽然在人心中,但道义自己行动不了,一定要充实这浩然之气,道义才行得出去。
如此,则见义当为的,奋然必为,对这事该不该做,心里的决定,非常果决。见道所当行的,便挺然必行,而天理之自然,得以深造。
义所当为的,道所当行的,意志坚定,决定果决,奋然去做,勇往直前,那正义得到伸张,天理得到深造。这就是天地人的正气,浩浩荡荡,天人合一!你的浩然之气,得之于天地,又充实了天地。
让人振奋!令人神往!
气因道义而发愤,道义因气而赞成,两相配合,无所疑惮,而凡是利害祸福,出于道义之外者,皆不足以动其心矣。
切己体察“不动心”,利益面前不动心,这是最低层次的不动心,最容易做到的,这个我没问题,天大利益我弃之若敝履。但还有其他的不动心,我还做不到。比如祸福面前不动心,利益多点少点无所谓,如果要招祸,你心里就难以稳得住。祸福之外,还有很多“我执”的,我们在《论语》里学过的“意必固我”的东西,要不动心都很难!这都是浩然之气不足。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集义——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
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遇上一件大仁大义的事,奋发励志,像搞突然袭击一样,搞一场就能得到浩然之气的。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孟子的话:“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不管多大利益,哪怕是得天下当皇帝的利益,但要我行一不义之事,杀一无辜之人去得到,我不做。
朱熹说,集义,就像积善,就是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乎道义,一旦做了一件不义之事,因为自己心里知道,心里有亏欠了,气就不足了。
义在心之内,不在身之外。所以孟子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着是身外之物。
集义、积德、养气、修身,四者是一件事。《传习录》相当于是四书的学习辅导材料,如果不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都读得烂熟,还对程朱理学都有了解,根本读不了传习录,所以我们解读传习录,也不断要回到四书和程朱,一遍又一遍重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