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读起来佶屈聱牙,自以为并未理解透彻,且大胆简单总结陈述一番。不代表本书的思想,带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仅供参考。
如果我们面对羞辱、暴戾和无理拒绝,还能保持耐心等待,心平气和且不出恶言,如果我们始终胸怀谦卑和仁爱之心。这就是完美的快乐。
也就是“放下一切”,从需要承认、帮助和安慰的角色中抽离出来,愤怒、悲伤或者怨恨等情绪就变得无足轻重。所谓“大彻大悟”的境界。
心理作用与自我意识
印度哲学体系中,人格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即“自我意识”和“心理作用”。
自我意识支配下,我们会本能地产生被吸引或者排斥的反应: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然后照此标准做出趋利避害的本能选择。
心理作用,它就像一款思考的软件,帮助我们进行理性分析,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出合理的解释。
心理作用旨在帮助我能接受现实,无论面对一切有多么不堪,都要为其荒谬和悲剧之处进行辩解,以便找到事情的缘由和动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继续生活,不断成长。
为什么一定要一个理由呢?
理由又有几分真实?
哈哈,有没有想过,心理作用一直在编造谎言?
抛开心理作用,从自我意识中抽离
真正的快乐来自现实,而不是心理作用的谎言。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会舍弃、战胜和超越自我。
自我意识与心理作用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会一直存在,只是不再掌控一切,不再是我们人生的主宰。
放手!放弃一切名誉地位,放弃一切掌控感,放弃一切,一切……
它将帮助我们超越自我意识和心理作用。
必须学会“在精神的指引下生活”,柏拉图学派哲学家普罗提诺说:“当灵魂不再为日常所思所扰,幸福就会从天而降。至此,灵魂与幸福之间再无阻隔,他们不再遥遥相望,两者已经融为一体。”
没有什么能够伤害我们,因为我们的喜怒哀乐已不再取决于自我意识。
通往纯粹快乐的渐进之路
完美的快乐不是我们抵达终点时获得的奖励,而是在通往爱与自由之路上始终陪伴我们的最佳恩赐。
逐渐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学会排除心理作用的干扰,不再试图掌控一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一步步回归真我,与他人建立正确的联系。我们每迈出一步,就会多一分自由,敞开一寸胸怀,增加一点快乐的力量。
不要试图扼杀自我
如果我们能以正确的方式建构自我,就大可不必将其丢弃或试图超越,否则,我们将会陷入幻觉,直至发疯。
完美的快乐在我们降临人世时就已存在,我们将其称为“生的快乐”。正如哲学家克莱芒鲁塞说:“所有完美的快乐都包含生的快乐,而后者是它唯一的构成。”
孩子们身上所展现的,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完美快乐。古往今来,唯有重拾孩童之乐能让圣贤为之心动。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