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直也说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对自我有很多的苛责或者约束?小时候的家教吗?
比如: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跟陌生人说话;不接受失败;不愿意去主动争取;总有一个大大的面子、自尊心在作祟。
但是,现在选择的这份工作,几乎是要把我之前高高在上的自我人设,要统统打破。
主动跟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加好友,话家常;
熟悉的朋友的不理解、躲闪,没有大冷水但是有小冷水。作为已经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跟我用到“传销”两个字,瞬间点燃了我的斗志以及内心的沮丧;我想用“没文化”怒怼回去,我收住了。因为,我深刻理解了原有认知的改变不是瞬间的,需要时间以及契机;
也意外的发现几个有一面之缘或者很久没联系的朋友,已经把我删掉了,我也大概了解了通讯录里不是每一个人都在那安稳的躺着;
大概总结了各种心里活动如下:
1、转行了,就联系。纳尼,这明显就是要让我消费呢!
2、其他的可以聊,但是不能聊保险。
3、房贷有两个,银行还有高息贷款,保险顾不上,现在就是赌。
4、抽空联系,有需要一定找你。
5、加油!勇气可嘉。
从中读出了很多朋友对于这个行业的看法。初始的时候,我会认为自己认识了一堆假朋友,后来经过提点他们只是对这份工作或者这个行业的认识,并不是针对你这个人。我开始降低自己受伤的频次及时间。
连续几次沮丧、开心、失落、鼓励,开始认识到圈子变了朋友就是会变的。之前的朋友,还是朋友,你变了,你的朋友也会刷新。
大量的主动跟朋友的对话,对过往的朋友有了重新定位和认知。同时也是对自我的刷新和认知!之前的自我感觉良好只是海市蜃楼,现在的这种感觉才是踏踏实实的很棒~
所有的事情都是缘于你,这个世界是你自己的。
对于,之前的景观专业的认可、追逐;
对于,现在保险行业的认可、追逐;
我认可了它对于每一个人的价值,我愿意用它成交身边的人,
就如一份好东西我要分享给身边的人。
太多的人想干一件事情,同时还得需要从别人那拿到肯定的答案。这个思维模式的底层源于我们的评价体系依托的是外界,别人而非我自己。
对于当下信息爆炸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已经没有了壁垒。
如果依然放弃对事物的客观判断、缺乏对自我的探索,
而只是在遵从羊群效应。
如果安于现状的安稳,不想思考太多。
那么,
时代抛下你的时候,
连声再见也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