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出行最大的好处在于,尽管气温依然热情高涨,但胜在有风,只要在阴凉的地方就不感觉太热,也就有了秋日观荷的念头。一般情况而言,此时,或许不是观荷的最好季节,但仍与友来到莲花池公园。出行的意义是什么?在于“放风”:离开日常的生活轨迹,见的东西不一样了,心情也不一样,景色好坏真的是次要的。
此时,荷叶不再骄翠,甚至笼罩了一层沧桑,占据主战场的是各种姿态的莲蓬,有的骄傲地伸直颈部,高擎着“果实”昂首向天歌,有的则谦卑地低低弯下腰,面颊正对着水面,暗自欣赏着自己的倒影;也有一些立定站好,睁着圆圆的眼睛与游客友好平视,盈满笑意。
在荷叶丛中,当你忽然发现一朵隐藏期间的花,就无疑发现了新大陆,于是拿着手机对着它狂拍,如果偶然碰到一个尚未开放的蓓蕾,更如同中了大奖,这些花如果放在八月盛时,挤在众多的耀眼、各显风姿的荷花之间,最多也只能算是公主身边的丫鬟,普通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秋天的此时,这些依然盛开的“极少数”,无疑就成了公主、仙女。它们笑到了最后,也理所当然成了人们心中和镜头里的“稀世美景”。
与友徜徉其间,忽然谈起起了刚毕业那年,荷花开得正盛,单位组织新员工去白洋淀。那时,年轻的我们陶醉在荷花的海洋,新职场从那一刻启航。36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已鬓发染霜。她说,前天见到了当年带我们去白洋淀的人事科老同事,已经83岁,依然健朗。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吗?
眼前,没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灵秀,失去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灿烂,但我们仍在众多的莲蓬中,在依旧拥挤的荷叶间,寻找依然盛开的,或准备盛开的荷花。青春的美好,任何年龄的人都心向往之。但见证了各种人生风雨的我们,对逝去的一切都已能坦然视之,谁能否认夕阳下的秋荷不蕴藏着另一种孤傲自信的美呢?
“秋已暮、红稀香少。莲子已成荷叶老。凭栏自爱秋容淡,闲数残荷几朵花。”我们从李清照的文字中体会到了出残荷独有的意境和风骨之美。但不喜浸染了悲凉的“残”字,倒是更乐于称之为“秋荷”。
借着满池的秋荷,给时光一个清清浅浅的回眸,把那些青涩单纯的背影,逝去的青春时光,仔细珍藏在心间。虽然繁华凋尽,我们却也如秋荷秋荷一般,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