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再低也有成长,成长再慢也有进步,进步再小也有收获。
与得到“财富自由之路”专栏认识已经136天了,昨天终于看完了最后一小节,关系也随之告一段落。虽然时间很短,却与之前的自己有着天翻地覆的差别,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之前的自己算是一辈子,之后的自己算是开启了新的人生,进入了下辈子,走上了一条“痛苦”的成长之路。
注意力>金钱>时间
生活中存在三大坑,莫名其妙凑热闹、心急火燎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反正我都有趟过。莫名其妙凑热闹,围观一些跟自己关系不大的热点事件,比如之前的“王宝强老婆出轨其助手事件”,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无数吃瓜群众搬起小板凳强势围观,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当时微博、朋友圈、社会新闻乃至和朋友交流的话题都是这个,很为宝强打抱不平。当时确实很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了马蓉和宋哲,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感,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如今时过境迁,当初的爽感已荡然无存,但浪费的时间却永远也追不回来了。
心急火燎随大流,印象最深的就是2015年的牛市了,当时菜市场卖菜的阿姨都像股神一样,指点江山 ,自己也经不住诱惑,在没有任何研究的情况下,随大流第一次开户炒股,刚开始小赚了一笔,可惜好景不长,股市一泻千里,自己被深深套牢,又不懂得及时止损,在去年割肉时已经亏损了50%。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为人着想”,苦口婆心的劝人分过手,劝人换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但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有时候别人还不领情,骂自己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自己当时特郁闷,骂过他们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后来慢慢想明白了,有些事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得确实很清楚,但深陷其中却不一定有那个勇气去改变,毕竟投入了那么多沉没成本,被恐惧束缚住了手脚,无法面对失去后的不安全感。
以前隐约觉得这样做不对,但是具体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了,直到看了专栏后才恍然大悟。钱很重要,比钱更重要是自己的时间,能够用钱买的时间尽量用钱买,比如外卖就是用钱买外卖小哥的时间,工作就是老板花钱买我们的时间。比时间更重要是我们的注意力,毕竟时间不可控,一天就1440分钟,按照其固有规律慢慢流逝,我们能管住的就是自己的注意力,使其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自己的成长,比如与家人的陪伴等。知道了这个道理,就有意识的慢慢去践行,注意力不再关注那些时效性短的综艺节目、明星八卦上,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个人成长上,得到上订阅了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梁宁的“产品经理30讲”等课程,碎片时间听课、留言、记笔记等。就像刘姥姥首次进入大观园一样,得到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向更为广阔世界的大门,原来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有着那么多不同维度的解读。其次买东西时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贵的。以前买东西总喜欢货比N家,线下实体店、某宝卖家之间、再加上某东,来回折腾,有时候仅仅省了几块钱。现在的做法就是确认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如果是就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最贵的,直接购买。少了很多选择,也就没那么纠结,贵的东西做工一般较好,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自己的使用体验很舒服,后期的问题也相对较少。比如自己以前看电子书喜欢免费的,于是就去各大网站搜索下载,但是下载的书格式乱七八糟,有时候还有很多错别字,看书的体验很差,所以现在一般都是去亚马逊直接买正版的,不仅省时间,那种阅读的体验也比之前看盗版的好很多。
不抱怨
以前的自己总爱抱怨,抱怨能让自己获得同情,抱怨掩盖了自己无能的事实,抱怨让自己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抱怨让自己放弃了挣扎,困在了原地,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负面能量的辐射体,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感染了,并慢慢的开始远离自己。比如抱怨自己的出身不好,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成长中没有给与我太多的指导,让我走了很多弯路,工作后面对高房价抱怨他们不能像别的父母一样给我助力,让自己只能望楼兴叹。这个专栏像是一个契机,让自己开始意识到也许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自己的认知系统出了问题,于是开始反思,给自己设置了个弹窗系统——在饭前、在即将抱怨的时候默念如下祈祷词 “感谢上帝给我一颗平静的心,让我去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感谢上帝给我一颗勇敢的心,让我去改变那些能改变的事;感谢上帝给我一颗智慧的心,让我知道这两者的区别。”于是能够心平气和的想清楚自己的出身是改变不了的,自己父母双全并出身在中国这样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比世界上很多人都好了很多;另外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靠打工挣的血汗钱供我读书已经是他们对我的极大帮助了,这个事情是自己能做的,买房是否一定必须的,如果必须的就努力赚钱买房,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长期究竟是多长
以前的自己做事有点急功近利,总是想马上就有结果,就像打游戏一样,按下技能键,就能给敌人造成伤害。但生活中的大多事情总是慢半拍,有些事情甚至很久才有反馈。比如减肥,你得管住嘴、迈开腿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如果天天盯着体重秤,下降的幅度太慢,有时候甚至还会反弹,很容易就放弃了。我们总是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期望过低,于是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放弃了,却忘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单维度思考,要加上时间这个变量。尽管之前也知道这个概念,但没有太深的理解,直到老师用数学图表的方式把它量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长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的能力越强,长期越短;好的方法能够弥补能力上的不足;。于是在投资上采取定投的策略,不在每天去看股市;在减肥这件事上更有耐心,不再盯着体重秤,量化自己的努力,然后每天加以记录,比如今天跑了多少公里,少吃了多少卡里路。目前已经跑了700多KM,体重也由之前的70kg减到了目前的约63kg,我的终极目标是维持在61kg,还需要继续努力。
最后,这一切归功于“反思”和“践行”。感谢“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感谢那些积极留言的战友,给了我认知迭代的推力,能让我在最好的年华中向着最好的自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