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根据辞海、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的意思为原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匹配程度相当,总的来说当今中国已经无需门当户对这种落后的价值观念,是因为这种观念已不适合于当代中国的婚姻环境体系, 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 现今中国逐渐走向包容开放,已经可以通过婚前相处恋爱来寻找自己喜欢的人,而不必通过门户来判断,相反的古代很多男女未婚之前甚至无法见面,甚至有等级区分,贵族打从一生下来就不可能同平民一起上课,而现在随着教育的普及、等级观念逐渐消失,我们大可以从相处或是恋爱来了解判断对方,试问在现如今的环境下,大家是觉得一位和你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观念更一致呢?还是一个未曾谋面的门当户对者你们观念更一致呢?所以,门当户对的理念首先在当今的环境中就已然过时,不再适用。
第二,门当户对已经不利于维系现代婚姻有效性,在以前一场婚姻要关系到两个大家族,并且王族和农民的界限划分的十分清楚甚至由法律严令禁止,而现在阶级取向模糊,人们可以自由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也不再受法律约束,根据中国家庭变动分析指出:中国三口之家已倍增至7成之多,中青网调查表示有5成人他个人经济地位和父母不同,证明结构简单核心家庭成为主流,所以现在应该更加重视的两个人生活态度感情,而如果这个时候却还要倡导仍需门当户对,那么在这个重视两人情感培育的环境里许多彼此间真正相爱的人就要开始不断的去在意对方的家产,只要有一点不门当户对那么就不得不分开,而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先如今很多家庭都已是三口之家不再依托于家庭,个人幸福靠个人争取的时候,夫妻双方再依靠门当户对的落后观念的话彼此之间的隔阂才会越来越大。所以门当户对在现今的中国还会造成弊端。
第三,从理论层面上来说,现在的婚姻价值取向已然转变,倡导的是自由恋爱,就算是不门当户对的两个人真心相爱为什么却不应该被祝福呢?所以在现今中国如果还仍需门当户对的话就算是等级社会上的歧视延续,就如同贴下标签,对人歧视,比如农民家的儿子都长得矮一样,同样的为什么不门当户对的人就一定不适合呢?就一定是一个错误的人呢?这样在未曾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给人贴上标签,便才是在倡导自由平等核心价值的今天社会等级歧视的延续,而婚姻最为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与爱。以上,无论是环境层面、还是价值取向层面、甚或是其弊端层面都证明门当户对在现今早已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