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今年最冷 的一年冬天,在广东好多年不穿的长羽绒服也被翻了出来,感觉还没怎么冷,今天被铺天盖地的“立春”图刷屏了,原来今日已立春。以前对节气的关心主要在于什么节气吃什么,现在跟孩子一起学习,也一起来查找一下立春的由来及习俗。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而“春”则代表万物生长,春耕播种,连起来的话就是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的春季 。代表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立春节气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形成。对于这个古老的节气,自然不缺少民俗活动,如迎春、打春、躲春、咬春等。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躲春是立春节气里一个比较有趣的民俗,什么是"躲春"?据资料记载,立春这一天,由于磁场和气场的缘故,通常会比较乱,无论是家中还是办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因此要进行躲春。在民间,躲春方法与习俗都有各自的特性,比如在立春这一天不能看见生人,不能理发、搬迁之类,所以在立春这天,宜静不宜动。
在旧时,北方如京、津等地区,在立春这一天会有吃春饼和生萝卜的民俗,这项民俗叫"咬春"。在古籍《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就有咬春的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北方立春吃春饼,萝卜,南方则在立春吃春卷。其实无论吃什么,都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在历史文献中,古人在立春之后制作出来的最早的节令食品,叫做五辛盘。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咬春除了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古画里也有很多描绘春景及春游的场景。
春天来了,疫情该过去了,期待2021年否极泰来,一切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