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旅读书《山海经》15 | 神奇动物之羽虫

“虫”是古代对于动物的总称,羽虫即指“体被羽毛”的鸟类。

在解读《山海经·南山经》这条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此处的国家(或曰部落),很多是信仰鸟图腾的,也就是说他们很早就开始关注飞翔于天地之间的鸟,并且以之为自己向往的神灵,或者是来往于天人间的使者。

《山海经》记录了有名或者无名的鸟达一百多种,不过由于古人对于大自然充满敬畏,他们所看所听所记录的鸟儿,和现今我们所看到的鸟儿,呈现出了不同的“世界”。

一、其名自叫

《山海经》中鸟的命名非常有趣,常常“其名自叫”。经中的原话即:“其名自叫”“其名自号”“其名自呼”等,这种情况共有13次。

《北山经》:轩辕之山有鸟焉,其壮如枭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叫,食之不妒。

简译:轩辕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猫头鹰,白脑袋,它的叫声就是自己叫自己的名字,人吃了这种鸟的肉不会生嫉妒心。

注意,黄鸟之名,并非指鸟的颜色,而是来自于它的叫声。郭郛先生说:这种鸟其实是雪鸮或者猛鸮。

雪鸮(学名:Bubo scandiaca):是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的一种大型猫头鹰,头圆而小,面盘不显著,没有耳羽簇。它的虹膜呈现金黄色,加上通体雪白的羽毛,有着非常生动的视觉标记。有的雪鸮头部白色,身上会布满暗色的横斑。这类鸟的叫声很尖锐,“嘿嘿”“呼呼”“呜呜”,远听犹如带着长长的“黄”尾,在当时人们的认知里便有了“黄鸟”之称。

《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四十里,曰支离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有鸟焉,其名曰婴勺,其状如鹊,赤目、赤喙、白身,其尾若勺,其鸣自呼。

简译:(瑶碧山)向东四十里,是支离山,淯水从此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汉水。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婴勺,形状像喜鹊,长着红色的眼睛和嘴巴,有白色的身体,尾巴长得像酒勺似的,它的鸣叫声就像是在呼叫自己的名字。

这个描述和现代的勺鸡有点像,雄性勺鸡身上颜色很浅,微微泛白,雌雄的尾巴都收拢着,稍稍翘起,就像一个大大的勺子,也叫勺鸟。

以叫声为名,不独古有,后来也多见。而今立春已过,一元复始,人们耳畔又将响起熟悉的“布谷布谷”声,这布谷鸟儿也是源自“其名自叫”。

除了鸟类,《山海经》里还有不少兽也是自呼其名的。如犰狳、当康等。

鸟兽怎会“自呼”呢?这其实是来自古人对自然生物的一种观察和记录。当时的人认为鸟兽有灵,有自己的意志,甚至比人更具神性,所以会被人类所崇拜,也因此有“自呼”之能。

二、反面提醒

《山海经·南次三经》:有鸟焉,其状如䴔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

简译:(祷过)山中有一种鸟,外形像䴔,长着白色的脑袋、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它的名字叫作瞿如,发出的声音就像在喊自己的名字。

这鸟儿就有些奇特了:三足,人面,长了三只爪子,还有一张人脸,似乎很难和现实中的贴合。

《山海经·南山经》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简译:南山经第二组山系的第一座山,叫柜山,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痺鸟的叫声,叫鴸,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鴸那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有人认为这种鸟来自巫师的幻觉,看鴸的样子,应是一种性情较为凶猛而擅长在夜间行动的鸟,特别像猫头鹰。

为啥说“见则其县多放士”?因为猫头鹰叫声瘆人,向来被古人视为不祥之鸟。再加上遭到流放的人本就心境灰败,失魂落魄之下再被猫头鹰在深夜这么一惊吓,自然更加惶急。因此,所谓哪个地方出现鴸那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其实是反过来理解的——流放的人多了总有几个遭遇鴸的,却把这罪名落到无辜的鸟儿身上了。

瞿如和鴸有些特殊点:一是头部或爪子,被置换成了人类的样子,很像是有意拼接在一起的动物;二是瞿如增加了一条腿成了三足,跟神话中驮着太阳在天空飞翔的三足乌有点类似。

增加肢体制造了一种怪鸟,那么减少呢?

《山海经·西次三经》:章莪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说在章莪山上,有一种鸟,它的外形像鹤,只有一条腿,羽毛的底色泛青,上有红色花纹,喙为白色,这种鸟的叫声就像“毕方”这两个字的读音。

信息中最咋眼之处是“一足”,也就是说它只有一条腿,比之正常鸟是少了零部件了。

注意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见则其邑有讹火”,是说见到这种鸟就会莫名发生火灾。说明在人们的认知中,毕方是不祥之物。

前面提及的比翼鸟,强调要雌雄两鸟并飞才能飞起来,看起来双宿双飞浪漫无比,其真相却让人难过——因为它们也出现了身体零部件减少的情况,无法独立飞行。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崇吾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简译:崇吾山上,有一种奇怪的鸟,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遇到能与它匹配的另外一只,才可以振翅飞翔。这种鸟叫蛮蛮,见到它是大洪水出现的征兆。

蛮蛮即比翼鸟。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也强调了蛮蛮出现会引起的灾祸,和毕方鸟相反,是天降大水。两鸟一种代表火灾,一种代表水灾,难道当真不吉吗?

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差,生活不安宁,他们特别注意发生灾害的征兆。所以《山海经》记录了很多预示着灾祸将临的怪兽,其实是在反向提醒人们,注意观察这些奇怪的鸟,留意天象灾祸——生命诚可贵,且行且珍惜。


青旅涛哥手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