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一件事,那时我只有十多岁,住在我们家后街的刘婶去世了,我妈和刘婶的关系不错又是邻居,就带着我去帮忙……
“唉……你说这昨天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在去的路上遇到了张奶奶,她也是去刘婶家帮忙的,我妈就和张奶奶说起来了关于刘婶的死……“听说是又犯糊涂了,要给姑娘送吃的去……”
刘婶五十多岁脑子就犯起了糊涂,可能是老年痴呆一类的吧,她家两个孩子,儿子二十几岁留在了家里,女儿则远嫁北方。因为离得太远,那时候交通也不方便,所以几年才能回来一次。那年赶上新鲜的玉米下来了,刘婶犯起了糊涂,装了一袋玉米说要给儿女小玲送过去……“你在那忙活什么呢。”“小玲喜欢吃玉米,我给她送点过去。”
刘叔知道她又犯糊涂了,也没拦着她,心说走不了多远就该回来了。刘婶抱着一袋子玉米出了门,刘叔在家收拾东西,不多时村里的刘冬就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说刘婶出事了……“刘叔!刘婶她出事了!”刘叔心急的跟着刘冬跑到了村外,远远的就看见刘婶倒在路上。人就那么没了,刘叔把刘婶背回了家,张罗着办丧事……“去给你姐打电话让她回来奔丧吧。”刘叔让儿子刘珑给远在南方的姐姐刘玲打电话,让她回来奔丧。
在我们那,死了人都要摆灵三天然后下葬,可是刘婶却有些不同,让帮忙操办丧事的朱师傅有些为难。“老哥,今儿摆灵第三天了按规矩得下葬了……”“规矩我也知道,可是你看玲子她妈那样子怎么下葬啊……”因为女儿刘玲嫁到了北方,要赶回来起码也得四五天的时间。刘婶有几年没见过这个女儿了,生前她也一直念叨着想女儿。“唉……我也是没见过这样的,我知道的方法都用上了,也不管用。”如今刘婶死了,却没有闭眼,这叫死不瞑目。把操办丧事的师傅说这是死者有放不下的事,所以闭不上眼,用尽了方法刘婶的眼睛也闭不上
刘叔知道这是在等女儿刘玲回来,不见上女儿最后一面到死都闭不上眼,操办丧事的师傅拗不过刘叔,只能答应多摆几天。“她这是要等小玲回来看上最后一眼啊,”朱师傅说:“那就再等两天吧,不过千万不能摆到第七天。”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第六天,刘玲还是没回来,师傅说死者七日回魂,如果看到尸体还摆在家里恐怕会尸变,刘叔没有办法只能答应把刘婶下葬。那时候对于丧事还没有管理的那么严格,刘叔找了四个大小伙子给刘婶抬棺材。棺材一路抬到了村口,出事了……原本抬的平稳,走的好好的,棺材突然嘭的一声落到了地上。“怎么回事啊?棺材怎么落地了?”这可吓坏了操办丧事的师傅,按他们的行规这棺材一旦抬起来不到坟地无论如何都是不能落地的,如果棺材落了地那是极坏的征兆。“快抬起来……”朱师傅跑到抬棺材的人跟前,催促大家快把棺材抬起来。可抬棺材的几个人无论怎么用力,那棺材就是纹丝不动。“不行啊朱师傅,这棺材突然变沉,怎么都抬不起来。”“朱师傅,她是不是看不见小玲不想走啊。”棺材落地的位置刚好是刘婶死的地方,刘叔说一定是刘婶心愿未了,不肯出村下葬。“多找几个人试试”。朱师傅又叫了几个人原本四个抬棺材的人变六个。可即便这样,刘婶的棺材还是没能被抬起来。抬棺材的个顶个都是出力的好手,眼看着他们脚下都碾出坑了,可棺材就是一动不动。
刘叔走到棺材旁,用手摸着棺材跟刘婶商量让她入土为安。“玲她妈你就上路吧,小玲肯定是路上耽搁了赶不回来……等她回来了,让她上坟上给你磕头。”刘叔苦口婆心的说了一通之后,朱师傅又让抬棺材的试一试,能不能起棺。抬棺材的用尽力气,可还是没办法把棺材抬起来。“不行啊朱师傅实在是起不来。”朱师傅也看出来了,刘婶不见女儿一面,是不肯出村了。就在众人无计可施的时候,刘珑指着远处喊了一声,“爸,我姐回来!”
只见远处风尘仆仆的跑过来一个人,正是刘玲,刘玲哭喊着跑向棺材……“妈!妈我不孝,我回来晚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流着眼泪哭喊着给刘婶赔不是,刘玲扑倒在棺材上,哭着死去活来。
刘叔找朱师傅商量着“朱师傅,开棺材让她们娘俩见上一面吧。”朱师傅考虑再三“唉!好吧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朱师傅叫人把棺材钉起掉,打开了棺材。棺材打开一股刺鼻的尸臭味飘出来,刘婶还是半睁着眼。刘玲也不顾尸体有没有腐烂发臭,哭着扑了上去,“妈!我回来了妈!你可以闭眼了。”说来也怪,刘婶怎么也闭不上的眼睛看到刘玲之后竟然闭上了,原本看上去因为腐烂而有些吓人的脸,竟然流出了眼泪,仔细看好像还泛起了一丝笑容。“眼睛闭上了!”在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也都说刘婶是了结了心愿。
朱师傅让刘珑拉开了姐姐,叫人重新盖上棺材盖,“起棺了。”棺材很顺利的被抬了起来,后面的丧事也办的很顺利。
刘婶的丧事办完了,刘玲却没有回北方,而是在村里给刘婶守了三个月的孝。我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她用篮子提着好吃的去刘婶的墓地……后来我听我妈说,刘玲的婆家条件并不好,还有孩子要照顾,回一次娘家不光是花费很多也确实脱不开身,刘婶知道这些应该不会怪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