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探花,名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平原县董路口村人。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官至两江总督、漕运总督。康熙年间山左名宦、诗人。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底 ,病休回乡养病,一住六年,赋诗多首,今录十首。
将至里门志喜⑴
川原惊故国⑵,揽辔漫徘徊。
物色参差出, 亲朋轣辘来⑶。
寒梅依雪径, 孤鹤舞琴台。
岁晚欣相聚, 吹埙醉绿醅⑷。
【注释】
⑴ 里门:乡里之门。古制,聚族列里而居,里有里门。董讷的故乡
在平原县马颊河西董路口村,住宅故址在今村东北部蛤蟆湾东。
⑵故国:故乡。
⑶轣辘(lì lù):亦作“历鹿”。象车轮或辘轳的转动声。尹廷高《车中》诗:“车轣辘,车轣辘,骡牛逐逐双转毂。”
⑷埙(xūn):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为上小下大的鸡蛋形,有一至十几个音孔。 绿醅:绿色美酒。醅(pēi):没过滤的酒。
坐隐斋歌
春色自东来, 葱苍满茅屋。
五柳门巷深⑴,悠然似空谷。
窗锁白云间, 清晖怡草木。
鹤氅老人谁⑵?光庭卧园麓。
床拥子云书⑶, 径多元亮菊⑷。
有酒不辞斟, 明月来同宿。
客至共酣歌, 烹葵胜粱肉⑸。
世事等浮云, 茫茫任驰逐。
百年流水空, 一往不可复。
不如一室中, 焚香倚修竹。
【注释】
⑴五柳:五株柳。“五柳门巷”指董讷效仿陶渊明五柳先生,有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⑵ 鹤氅:氅(chǎng):氅鸟的羽毛。汉晋间有用以做衣服的,叫氅毛……今北方人称大衣为“大氅”。
⑶子云,即杨雄(前53—18),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西汉著名的辞赋家。
⑷元亮,晋诗人陶潜,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⑸烹葵:是白居易所作诗词之一。这里有作诗的意思。粱肉:指精美的饭食。
雨后对月
天空澄玉宇, 夜静对金波。
影到朱帘满⑴,光揺绿树多。
花阴依小槛, 水色照新荷。
端坐浑忘倦, 清风起浩歌⑵。
【注释】
⑴ 帘:红色帘子。
⑵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山居⑴
人生何太劳,茫茫忽成昨。
野马与尘埃,天君失浑噩⑵。
返驾得自然,山中无束缚。
盈阶草木侍,寄傲依丘壑。
窗虚藉桐阴,清风来小阁。
披帷读我书,万象恣磐礡⑶。
大道在闲邪⑷,身心有攸托。
【注释】
⑴山居:居住在山林中。董路口村位于马颊河西大堤上,因地势高,故称。
⑵天君:指思维器官“心”。 浑噩:指浑沌无知;淳朴。此作者谦称自己。
⑶磐礴(pán bó):壮大;雄伟。
⑷闲邪:防止邪恶。《易•乾》:“闲邪存其诚。”李鼎祚集解引宋衷曰:“闲,防也。”
秋日偕友泛颊河二首⑴
操舟凌浦去, 浩渺野云高⑵。
断溆迷荒柳⑶,晴烟散远涛。
秋光恣傲岸, 雁影寄萧骚。
坐觉尘氛尽, 相看醉白醪⑷。
晚色来深壑, 星光动细波。
林疏灯影乱, 风定月明多。
鼓枻分青霭⑸,停桡向绿萝⑹。
还投云际宿, 枕藉卧秋莎⑺。
【注释】
⑴颊河:指马颊河。
⑵浩渺:形容水面辽阔。
⑶溆(xù):水边。
⑷白醪(bái láo):糯米甜酒。
⑸鼓枻:亦作“鼓栧”。划桨;谓泛舟。枻(yì):桨。青霭(qīng ǎi):指云气。因其色紫,故称。
⑹桡(ráo):划船的桨。
⑺莎(su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上,茎三棱形,叶条形,有光泽,花穗褐色。地下的块根黑褐色,叫香附子,可入药。
宿河畔草庐⑴
水曲寻幽墅,苍苍一径通。
疏荷凉雨后,半榻暮烟中。
娲篆依苔壁,渔舠隠荻丛⑵。
悠然多野趣,欹枕听松风。
【注释】
⑴ 畔:指马颊河西,河畔。 ⑵舠(dāo):小船,形如刀。
元日⑴(三首 录二首)
晓色迎新律,仙云接上台。
九重欣雨露,万里穆风雷。
天际龙旗转,楼头帝宴开。
小臣瞻北极,翘首忆趋陪⑵。
多病栖林麓⑶,狂歌荷主恩。
椒觞惊岁月, 沧海换朝昏。
雪斋尘氛远, 风柔鸟雀翻。
薄田还种药, 春雨掩蓬门。
【注释】
⑴元日:吉日。这里指农历正月初一。该诗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春节。
⑵趋陪:趋承陪侍。“天际”四句意思是,董讷“瞻北极”,回忆在京城“帝宴开”的事。
⑶林麓:林間山麓。
饮颊川别墅⑴
东方有白云,缥缈临幽谷⑵。
村舍绕清潭,神龙卫我屋⑶。
春冰动晓烟,野色凌孤鹜⑷。
煦日挂青松,柔风亦穆穆。
我来倚草亭,岸帻狎麋鹿⑸。
大斗酌流霞,狂歌还击筑。
客酣共激昂,天地无相蹙⑹。
却笑利名人,岁时空碌碌。
登高寄所思,沉醉眠修竹。
【注释】
⑴ 颊川别墅:指马颊河畔董路口村董讷旧居。该诗作于康熙十六
年(1677)春。
⑵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⑶清潭:指马颊河的水龙潭。潭:深的水池。
⑷鹜(wù):鸭子。
⑸岸帻:帻(zé):头巾,本覆在额上,把帻掀起露出前额叫“岸帻”。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 狎(xiá):亲近。 麋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性温顺,吃植物。是一种珍稀动物。也叫四不像。
⑹蹙(cù):紧迫。
后记:
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十二月“供职史馆,积劳抱疴,忽于腊月朔三晚,突然痰晕,目瞪舌强,四支委顿”(《柳村诗集·卧病偶成》)。医生抢救复苏。“痰晕”,症状是胸前饱闷,恶心呕吐,膈下漉漉有声,眩悸不止,头额作痛;其病因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冬杪”指康熙十二年冬季末尾。“予告”,大臣年老致仕(退休)回藉,称为予告。清廷规定“汉官告病就开缺,满官则给以调治六个月,逾期才开缺”(江地著《清史与近代史论稿》)。因董讷是清廷高官,须由军机处向皇上请旨拟定,恩准其带薪回乡养病,保留官职,在家一住六年,这是康熙帝对董公的恩赐。
(原载 平原文史第十九集《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王玉杰/整理并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