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讷柳村诗集注释 出版说明

                                                   王玉杰/文

《柳村诗集》,董讷著。其诗皆讷手自删定,因有别墅在平原城南里许,名曰“柳村”,遂以名集。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十月,圣祖南巡,驻跸柳村之南楼,询讷诗集,其子思凝缮写,恭呈御览;康熙五十年刻本,十二卷,诗歌1046首,约7万字。作者以诗歌的形式记述了一生梗概,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为古为今用,传承人文历史,笔者依据康熙五十年《柳村诗集》为底本,整理成书《董讷柳村诗集注释》,在即将付梓之际,将董讷简历与该书主要内容概述于卷首。

董讷家世

董讷(1639—1701),字兹重,号默庵。祖籍青州府乐安县(今山东广饶县),“自大明永乐年间,迁古朵公于平原董路口居焉”。古朵之后,失传三代。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董氏族谱》尊董文盛为一世,讷为董氏八世。明崇祯十二年(1639)十月,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里。他的祖父,名振秀,字建华,崇祯戊寅(1638)守城仪叙功贡,太平府通判,升温州府同知,寻以佥事兵备于温,升参议分守处州,继升浙江按察使;清朝任福建驿传兵备道副使,加正三品服俸,诰授大中大夫,崇祀名宦、乡贤祠。讷之父允祯,字兆先,号祥生,崇祯甲申(1644)拔贡,福建将乐知县,敕授修职郎,崇祀乡贤祠,以子讷贵赠光禄大夫。世代书香,使董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时代入学国子监。

科举考试连捷  供职翰林院

董讷,康熙五年丙午(1666)举人,六年丁未(1667)三月,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直接任职内弘文院编修(正七品)。翰林官的主要活动多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从事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等。在这期间,皇上万寿,他献诗四章,送嘉谒祖陵(在长白山),迎薰亭(在今中南海瀛台)侍宴,迎来送往。“自康熙六年,蒙皇上特达之知,得以备员侍从”(《督漕疏草•奏请留任》)。“特达”指受朝廷的特殊知遇。“自翰林讲官、视学畿辅,受特知擢春曹少秩宗,旋迁稼部左御;又迁亚冢司,未几,超迁御史大夫,总兰台事”(《柳村诗集•御赐“存诚”扁书恭纪》)。皇上赏识、重用。

奉命典试滇云。康熙十年辛亥(1671)夏,奉命赴云南,出任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云南乡试主考。此时的董讷已是从六品京官,试毕回京。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十二月“供职史馆,积劳抱疴,忽于腊月朔三晚,突然痰晕,目瞪舌强,四支委顿”(《卧病偶成•序》)。医生抢救复苏。“痰晕”,症状是胸前饱闷,恶心呕吐,膈下漉漉有声,眩悸不止,头额作痛;其病因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遂即回乡养病,《冬杪予告出都门有感》诗曰:“暂喜还田里,征车出帝京……圣朝容蹇劣,高卧岂逃名”。“冬杪”指康熙十二年冬季末尾。“予告”,大臣年老致仕(退休)回藉,称为予告。根据清廷的规定“汉官告病就开缺,满官则给以调治六个月,逾期才开缺”(江地著《清史与近代史论稿》)。因董讷是清廷高级官员,须由军机处向皇上请旨拟定,恩准其带薪回乡养病,保留官职。

因病回乡  构筑柳村  (略)


回京复职  视学及督察河道  (略)


辖制军旅  两任封疆大臣    

两江总督,住南京,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负责军事为主,兼管民政。职务全称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两江总督。“康熙二十六年(1687)岁在丁卯三月,臣讷由都察院左都御史,受皇上简命,晋秩兵部尚书(从一品),总督江南、江西事。陛辞日,于午门外,仪部官奉命,赐朝服、弓矢、鞍马,遂赐宴景山,班次与内,大臣同列。既毕,随至左掖,上谕,以臣居官清慎,赐帑金千两、缎币十表里。继又,召之内廷南书房,撤御馔以赐,内侍卫引入乾清宫,设朝垫于御床之傍,命臣启奏,皇上温纶提诲密谕:料理两江及河工诸务。臣稽首受训,出乾清门。复命侍读学士臣高士奇宣赐:御书《咏秋》一诗、《咏夜》一诗,暨‘存诚’扁书两字”(《御赐“存诚”扁书恭纪•有序》)。清朝对总督人选,非常重视,一般是元老重臣才能担任。两江掌管东南,这是清廷财政和粮秣主要来源的鱼米之乡,总督都兼有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衔,故统称部堂。又因辖制军旅,亦称制军或总制,俗称制台,下属则称之为制宪、制帅或督宪。康熙二十七年(1688)三月“辛巳,上召廷臣及董讷、靳辅、于成龙、佛伦、熊一潇等议河务……丁酉,论河工在事互讦(jié,互相指责)诸臣”。主要是直隶巡抚于成龙攻击河督靳辅,造成争执(详见《董探花年谱》)。康熙帝责董讷、慕天颜、孙在丰等“事前并未题参,于他人参奏之后始行具陈,且今日之言如此,明日又复如彼,全无定见。”董讷、熊一潇、靳辅、慕天颜、孙在丰俱削官。董讷被降五级以翰林官补用。

又任漕运总督。康熙“二十八年〔正月〕,皇上南巡,民执香跪讷生祠前,求复官讷江南。”皇上还跸,笑谓讷曰:“汝官江南惠及民,民为汝建小庙。”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三月,以侍读学士复出,总督淮扬等地方,正式官衔为“总督淮扬等地方、提督漕运、海防军务兼理檄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董讷”,持节进驻江苏淮安漕运总督官署,四月一日到任(董讷《督漕疏草•题报到任日期》)。总督淮扬、提督漕运,领兵十万,负责从江南往京都运粮。《督漕疏草》一书,二十二卷,是康熙二十八年,讷写给皇上的督漕奏折,他工作认真,由此可见一斑。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十月《霜降日阅兵》诗曰:“灯火淮阴市,干旄古戍兵。御恩王命重,持节老臣荣……行间踊跃出,阵法指挥成。旗鼓疑酣战,铙歌奏太平”;十二月,晋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董讷是康熙年间山左名宦。

被革职归里  扩建柳村  (略)


督修洪泽湖堤工  病故于高堰工所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十二月中旬,恢复“革职”之前的职级,任都察院左都御使,入住京都邸舍,并装修房子从长计议。三十七年(1698)正月中旬,奉命督修高家堰(原名洪泽湖)堤岸增高夯实工程。“督修”,工程用语,清制,凡千两以上动用户部钱粮之工程,皆奏请钦派大臣,会同工部督率修理,谓之督修。

二月下旬,讷到达江苏淮阴市高家堰工地。先是《借舟》乘船巡视工地,“借得云中青雀舟,驾来桥外水东头……堤工趣事归常晚,月下良朋有野鸥”。接着,结屋重堤下、宿高涧,放舟“来往堤工处,何辞泛巨川。”又移居清河茅舍、堤上茅屋,“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制束柳编芦,挑水坝下埽,董讷亲自指挥:“飞传号令群知勇,直下波涛气倍雄。何幸书生逢盛事,指麾原自出宸衷。”为鼓励堤夫士气,探花编“打夯歌”六首,让堤夫行硪齐唱。关心堤上徒屋居民,捐资助居民临时迁移,《论堤上徒屋居民》诗曰:“王事重民情,捐资忙倒橐。茅屋例十间,八金相为约……转眼新堤成,重来居如昨。”经过一年的努力,《堤工告成志喜》诗曰:“衰年努力向河干,暑雨无聊腊雪寒。敢说成功颜色好,只求免过梦魂安。”三十七年中秋,董讷卧病清河旅舍,由于身体欠佳,与河督一职擦肩而过。十一月丁酉(12月28日),河督董安国因不称职革任,仍以于成龙为河道总督。

堤工告成,董夫子仍在清河旅舍住下来。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二月二十八日,视察黄河南岸归仁堤、高家堰等处堤工。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670)“奉命于黄河凿引河造挑水坝恭记”诗曰:“全开六坝泻湖波,清口翻添浊浪多。欲挽旁流循北岸,宜分中溜入新河。” 三十九年(1670)夏《大雨连日不止》,为本集最后一首。康熙四十年(1701)十二月,病故于江苏淮阴市高家堰工所,享年63岁(周岁62,积闰龄65)。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皇上南巡,特幸柳村之南楼,亲洒宸翰,赐“眷念旧劳”四大字,以旌夫子之墓,后悬之中堂。

殁后追加一级,赐祭葬,崇祀名宦乡贤。祠配郑氏,诰封授淑人,赠一品夫人。合葬高家寨,癸山丁向,侧室张氏例封孺人,附葬”。郭氏、贾氏葬董路口祖茔西。清代平原的“探花坊、翰林学士坊、大司马坊、亚相坊,俱为左都御史董讷立”( 乾隆《平原县志•坊表》)。

董讷的一生,博极群书,热爱祖国,尽力供职,关心教育事业和民众疾苦,常年带病坚持工作,以身报国。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董讷是诗人,他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艺术水平较高,语言通俗,浅显易懂而又朗朗上口;擅书法,工行草。挖掘整理这笔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文化,为推进平原社会主义建设增添正能量。

本诗集记载了大量的人文地理信息,极具史料及文学价值。整理过程中,对原版内容全部断句标点。本书使用简化字,古人名酌用繁体字或异体字。全书26.3万字。为便于阅读,卷首增设“目录”,各卷首加“编者按”,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简要说明。诗中疑难词句,一般在文末加选注,作简要解释,少数短篇不加注。 

本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加上时间、精力有限,标注疏漏讹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原载:2018年7月 中国文史出版社《董讷柳村诗集注释》略有修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451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7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8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9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2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41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6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8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1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36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40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7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7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