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节语文课主要学习《故乡》。第一节课带领学生通过划分文章层次的方法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同学不能正确地划分文章的层次,反映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较差。新课改以来,划分文章层次似乎已经成为老久且不符合新课标的做法,被很多人一棍子打死,坚决弃之不用。其实要不要划分文章层次是必须根据文章的特点来定的。在学生充分发言辩论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将文章按照近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划分为三部分。然后要求学生归结第一部分的意思。很多孩子不能归纳出,引领学生看每一段的意思,然后进行综合。并要求学生掌握这种归纳段意的方法。重点赏析这一层次中的写景部分。分析其作用。并归结写景的方法:确定所写景物的主要特点。选择合适的写景顺序。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用好修饰词语。用好修辞方法。调动人的各种感觉。插入必要的抒情议论句。晚上作业为百字左右的景物描写片段。
第二节课主要带领学生赏析杨二嫂的形象。要求学生跳读文章中写杨二嫂的段落。思考以下问题:杨二嫂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刻画她的性格特征的?哪些语句反映了作者对她的态度?语言方面:演读杨的语言以及与我的对话。从句中省略号看杨的性格。外貌描写:圆规既绘形,又绘神(以自我为中心)。体会“两手搭在髀间”这一经典描写。神态当面:鄙夷的神色。动作方面:把母亲的手套塞在腰间,出去了。“飞也似的跑了。”最后,比较前后杨二嫂的不同,思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