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几点认识。
01 人类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的特点,所以,我们养成一个新习惯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克服人性特点的过程。它会伴随阵痛,不会一帆风顺。
02 如果要将某项行动转化为习惯的话,需要持续性新习惯,一直到大脑认为这项习惯“跟往常一样”,这其实也是在迎合人类心理的认知,人类的认知习惯是“维持现状”,一旦突破旧习惯形成新的现状,就会极力维护新的现状。
03 培养一个新习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都不一样。
反抗期(1~7天)这个阶段的重心是撑下去就好,不放弃。也就是说,只管数量不管质量,每天持续行动是最重要的。举个例子,如果你的习惯是养成读书的习惯,那能够每天打开书本就好只读一页,甚至一行都行。
稳定期(8~21天)的重点是要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把行为模式化,把你想养成的习惯,转换为固定的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用固定的方法认真执行
倦怠期(22~30天)容易因一成不变而产生空虚感,或者“很无聊”的感觉,这个时候的重点是我们要为我们的新习惯添加变化的元素。比如你打算学成英文,就准备不同的教材;如果你的习惯是跑步,就经常改变跑步的路线。你的感觉一成不变时,就应该灵活应对。
04 人类是习惯的生物,持续做某件事时,靠的不是意志力和耐力,而是良好的习惯。启动“习惯”的自动运作程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丰富人生,这是在用系统的方法来克制人性的缺陷。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看起来似乎是绕了远路,其实这才是最对的捷径。
05 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想象成一个农场,从现在开始,就以农夫的眼光,大量播撒良好习惯的种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