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相处一直是我最大的弱点。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影响自己的情绪、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与人相处的原因。因为自己没有智慧,说话做事总是依照自己的惯性去处理。又对这个世界和人性没有广博的认识,再加上对与人相处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变成了最大的难题。
这个问题是老师为我上的重中之重的一课。这一课,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几十年来最大的难题。
这一课以后,我的认知就变了,并且依照那个道路去行驶,没再翻车,而且与人相处不但不害怕了,还越来越和谐了。
师说:“已经很多年了,我跟每一个朋友交往,都是希望自己能帮到对方,但对方如何待我,其实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做一个自觉觉他的修行者。所以很多人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一切都随缘。
我从小也害怕与人相处,即使现在也更喜欢一个人独处。只是对于与人相处,不再害怕了。因为我并不奢求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无求,所以也就无惧。”
这段话有两个重点:
一、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按照那样的要求去做。重要的是,你要求自己怎么对待别人,而不是要求别人怎么对你。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重点。老师以和谁相处都是能帮到别人为主,所以只尽力去帮助别人,别人如何对他都不会影响他。就如他对我一样,只想帮助我成长。
二、为什么害怕与人相处?因为人有功利心,有期待,付出就想要有好的回报。因为有求,哪怕是想维持一段好的关系,也是求。有了求,就会惧怕,怕失落,难过,愿望得不到满足。无求就无惧。
我当时不能理解。我好好待人,别人却让我伤心,难道我还得继续对他好吗?这么能说通。
老师看出了我的疑惑,又说了一段话:“您可以换个角度去想。我以善心待人,愿所有遇到我的人好运、开心、快乐;愿他们能够因为遇见我而多一些开心和快乐。
而自己只要能做一个善良的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温暖,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至于他人要如何待我,那是他们的事了。”
这一段话,我瞬间就理解了。转换了角度看问题,就明了。
这一章对我来说,是转折点。
这一次的对话是三个月前。从那以后我就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家人还是邻居,朋友都如此。只希望我可以带给她们一份清新,而不是去计较,要求他们如何待我。我一直记住这一章的内容,潜移默化,也成为我做人的准则。
虽然我不能带给别人什么,但是只要不想从他人哪里得到什么。哪怕是善意、好意、回应,都不去求时,心里真的就不怕与人相处了。
自己心里和谐了,和他人也就慢慢和谐了。这样的相处方式,在这三个月里,让我收获很多,也感受到了与人相处其实可以很美好。我善待之他人,想给走进我的人一片绿洲,这是我的愿望。而他人也同样有很多善待我。给我爱与温暖。
后来读到《道德经》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更加让我体会到了老师提倡的待人理念。无论是善良的人,还是不善良的人。诚实守信的人,还是失信之人,都以善和诚意,守信来对之。这就是为师说的只要求自己如何待人,不管他人如何待我。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事。
因为要求自己善与真诚,心胸也开阔,敞亮了。没有了与人相处的惧怕,心里更加自在,舒适。没想到,转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带给自己这么多收益。
雪漠老师在《特别清凉》里也说:“心的清净与解脱,并不需要你在心中增加什么,也不需要你在心中减去什么。简单说来,它仅仅是换了个角度看问题。”
转换角度看问题,世界就变了,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多角度看问题的妙用。但是如果没有老师指点,没有圣贤书引导,我可能一辈子在原地转圈。
近日读《中庸》,讲到至诚无息的生态系统。“唯天下至诚,也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这在我看来,和老师说的也是一个理念。这就像种树,根牢固不动,枝叶发生无穷。所以说是立本。而这个本就是待人至诚。也就是老师说的以善心待人,一直不停息。
人一立本,就不会乱了。只要我的准则不变,其他的怎么变都和自己无关。我也不会因之变化而变化。只在自己心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