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省1982年7月在历史教科书中,将日本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历史篡改为“进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引起受害国普遍的愤怒和抗议。文部省此举也引起日本国内舆论的强烈不满。被篡改的历史教科书中还将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说成是中国军队抵抗的结果,这不仅是在欺骗日本的青少年一代,而且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而日本文部省的一些官员却认为,修改教科书的内容纯属内政,教科书要采用能够广泛接受的一般说法等等。这种说法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行为。此后,日本文部省屡屡有人出来发表言论,为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一事进行辩护。。
1986年,日本再次发生篡改教科书问题,送审的《新编日本史》把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从欧美列强统治下“解放”亚洲的战争。而日本文部省竟然把这本教科书审定为“合格”,此事再次激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声讨。
日本篡改教科书决不是偶然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二战结束后,占领日本的美国对日本教育曾经进行了改造,沉重打击了妄图恢复和继续推行军国主义教育的右翼势力。其改造措施包括:要求日本修改教育内容,禁止传播军国主义思想;对教员进行审查,把军国主义分子和反对占领军政策者清除出学校和教育机关;不准学校及教育机关参加祭祀和参拜神社活动;针对日本政府通过国家审定教科书制度把军国主义思想塞进教科书的做法,占领军还下令停开了修身、历史和地理课。这些措施有力地限制了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但是,伴随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日本教育领域内右倾思潮又重新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