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雨夜,北京今年夏天的雨水可真是大,这大十一的又连续着好几天下雨,下的人心里凉凉的!都说秋天是收获果实的时候,我却在这个时间点选择了离职,说更确切点是裸辞。
离职的原因很多,身体状况不好,工作上遇到瓶颈,自身对后期的愿景等等都使我陷入迷茫,一直想坚持把手里最后的项目做完,可我发现很难,种种原因导致项目上线时间点不确定,没有详细完整的上线时间点,按照我已经现场驻场一年时间的了解,不是再1、2个月可以完成的,今年的6、7月份的疯狂加班,我的身体已经严重透支,不知道在多少个预告要下暴雨的夜晚,我都毫不畏惧的现场加班处理问题。总算是有两个大的节点完成了,其余节点关联性不大,我想我应该离开了。
2021年9月10号是我最后一天班,分离总有些不舍,想想2008年9月23号入职,到现在差13天就整整13年了,一家公司呆13年是个什么概念,我最美好的青春都在这里了。这样的一家传统企业里,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知道我离职申请的提出后,最要好的几个同事都劝我赶紧找好下家,可我就是裸辞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希望我能财务上充裕点,但我真想放空一下自己,养精蓄锐后再进行工作。
我的妹妹在一家叫大都会人寿的保险公司上班,机缘巧合我之前听过他们的一次公开分享课,对妹妹的工作有了很多好奇,恰巧9月13号他们有一个培训课,就这样我休了个周末就进入了这个课堂(我觉得也是一种休息,上课和上班完全是两种心情,上课你可以走神,但上班是时刻都要绷紧着每一根弦)。就这样我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紧锣密鼓的学习。
一开始我就是抱着听听课的想法去的,也没想着要做这样一份工作,却没想到大都会人寿的专业培训竟如此认真,半个月紧张密集的课程安排那绝对是干货满满相当充实,我发现保险的学问大着呢,做好保险人需要学习完善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完全让我推翻了以前对保险人的看法,保险人的专业术语叫寿险规划师,我开始意识到寿险规划师是一份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是一份有爱有心的工作,是可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他在无形之中保护着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有人问我,干了13年的IT技术工作,怎么突然之间换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其实我自己之前内心也充斥着矛盾,我真的就要从0开始,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的起跑线。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可惜,13年的经验都白费了。但我内心又出现了另一个声音,如果这次不转折,还原到之前的工作性质当中,对于IT女来说,我后续的发展在哪里,BTA这些知名大公司都纷纷清退35周岁以上的员工,就不要提45岁、55岁了。如果5年或10年后我再想转行,我还会有这样的勇气吗?38岁的我,需要的是一份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应该是会变的越来越有价值,我的工作应该成为我为之骄傲的事业。想到这里我觉得当下就是最好的时机,更换了新的行业,这个行业我要好好去做,13年的工作经验虽然不能复用,但13年的人生经历还有一定用处,我相信换汤不换药,只要我能看到清晰的职业目标,以爱为出发点,坚持不断努力做好,我相信不光是下一个13年,下两个13年我都会坚持走下去。我上学时期的路线是先专科后本科,专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是企业经济管理,现在看来这个转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啦。
也有我特别好的同学一听说我去保险公司听课,十一的聚会预约都被她质疑,要求我不许提有关保险的话题,说实话听到这话心里凉凉的,中国保险人的字样为什么给大家带了这么大的误解,为啥那么多人听到保险人都避之不及。但同时也有好几个朋友听说我要去探寻保险这份工作,纷纷表示有了娃找我买保险、联系周围亲人找我给讲解,内心深处又被暖化了。想想无论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哪一种,我都可以理解,过去的保险人,有很多可能会让人产生逃避,但那仅仅是停留在历史里的,现如今的新保险人,已经不是软磨硬泡的情况,尤其是大都会人寿,已经完全打破了保险人过去的状况,它将不在是一锤子买卖,将是客户人生时刻的伙伴,一个新保险人的品牌早已经在那里诞生。
我的朋友和同事比较了解我,做事比较认真负责,但不怎么适合管理人员,那我就更换一个角度,不管别人,就把自己管理好,把每一个家庭的财务管理好,把最大化利益给到每一个需要的人。
很感恩遇到的每一个朋友和同事,希望看到这些内容后不要把我拉黑,我绝不骚扰别人,有需要的你找我,没需要的我们就是朋友,可以聊的保险以外的话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