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道德经67章
老子说,他很珍惜三件宝贝。第一叫做慈爱,第二叫做节俭,第三件叫做不敢处在众人之先。因为慈爱所以能勇武;因为节俭所以能宽广;因为不敢居于众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他批评现实中的人,割舍慈爱而搞勇武,舍弃节俭而实施大规模计划,舍弃退让而处处领先,最终走向灭亡。他认为,如果具备慈爱,作战可取胜,守卫会坚固。但凡老天要建立、壮大某物,必以慈爱去武装它。
慈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众生平等,怜悯万物,心怀善念,体恤他人。
俭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个内心谦下的人,自然是崇尚简约、远离奢靡之人,这是因果关系。
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对“谦”卦的理解与修行。
《中庸》说:“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具备大德的人,一定会得到他所应该享有的地位,必然会得到他应有的俸禄,必然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然会得到他应有的寿命。换言之,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享受的待遇必须与自身的德行相匹配,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受到“反作用力”的严惩。
唯有厚德载物,方能长长久久。
唯有明、谦、慈,助君永世冒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