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小说家、诗人、批评家、画家于一身的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出生于英国诺丁汉州伊斯特伍德镇的一个矿工家庭。父亲亚瑟是一位勤劳、朴实、富于情趣的矿工,他爱唱古老民歌,爱跳舞,喜欢到田间采蘑菇,会讲活泼生动的故事,正是这些吸引了莉迪亚,两人在舞会上相识相爱并结合在一起。
莉迪亚,也就是劳伦斯的母亲,是一位深受清教主义和中产阶级影响的女性,在教养、意识、价值观和生活期望上与亚瑟不同。莉迪亚喜欢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亚瑟满足于现状,甘心当一名矿工,两人因为价值观的差异矛盾日渐加深。
随着孩子的出生,亚瑟并不宽裕的工资显得捉襟见肘,因为大部分的矿工都只把收入的一部分交作家用,自己留一小部分到小酒馆放松自己,亚瑟也并不例外,常常喝醉了酒,很晚才东倒西歪的回家。
一直等着丈夫归来的莉迪亚怨气冲天,会说出很尖刻的语言指责丈夫的行为。
原本心怀愧疚的亚瑟在语言上斗不过妻子,只能靠武力发泄自己的不满。
劳伦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母亲希望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孩子相处的多半是母亲,所以当发生家庭矛盾时,孩子们与母亲站在一条线上的,在家庭中被孤立的父亲亚瑟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己,以抵御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煤矿越来越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劳伦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恨也由此产生。心中一直向往一方净土,自由、开放,没有禁锢,没有压抑和约束,脑海中的梦幻之邦拉纳尼姆由此产生。
劳伦斯的精神地图,从根本上说乃是一幅自然与文明对立的图画。如果我们把文明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的、制度的和观念的,那么正好与此对应。
劳伦斯在家乡伊斯特伍德的环境中看到了西方工业扩张对大自然的破坏,在他所属的矿工阶段的生活中看到了西方工业扩张对大自然的破坏。
在他所属的工阶段的生活中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社会灾难。而在他的家庭中深刻体验到整个文明观念体系对人与人之间天然伦理关系的破坏。
这三方面融为一体,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构成了劳伦斯特别的关注点。
在两性关系中,劳伦斯追求自然本能和生命力的体现,这些在他的小说《阿伦的藜仗》、《儿子与情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均有充分体现。
正是他的敢于描写生活中两性关系的真实感受,他的文章在所谓的上层社会遭到严厉的抨击,还要多次删节后才能出版。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劳伦斯的文章原文最终还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在爱情方面的追求,也充分体现了劳伦斯的与众不同。劳伦斯打算去德国谋求一份教书的职位,希望请教曾经在那里作过大学讲师的威克利教授。他得到了邀请,和威克利一家共进午餐。
26岁的劳伦斯与有三个孩子的33岁的弗丽达一见钟情。
在劳伦斯的眼中:她因为热情和活力而显得容光焕发,淡绿色的眼睛含着笑意闪闪发光,她张开嘴大笑,露出她那一口美丽的牙齿……她胸部丰满,充满活力,生气勃勃,就像阳光下的一朵花,又像一只猫在阳光下左顾右盼,似乎发现阳光挺不错似的。
在她眼中:在他走进屋子的时候,我看见了眼前的他。高瘦的个子,灵活挺直的双腿,轻快而沉稳的步伐。他看上去是那样平常。然而他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具有一种用肉眼看不清的东西。我也说不出那到底是什么。
通过半个小时对《俄狄甫斯》的交谈;相互的理解迅速增进了。两人彼此爱上了对方,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感情迅速升温。身上只有15英镑的劳伦斯带上弗丽达出走了,这一走,便是一辈子的不离不弃,18年的相爱相守,直至劳伦斯44岁时离世,弗丽达一直陪伴在他的左右。
冲破多方阻力结合在一起的劳伦斯和弗丽达,一直在寻求幸福生活的路上。从弗丽达的家乡德国,再到澳洲的悉尼南郊40英里的海滨小镇瑟鲁尔,因为两股政治势力对他的拉拢使他厌恶。又曾经到过瑞典、意大利,劳仑斯都在寻找着他心目中的拉纳尼姆。
他们或乘船,或乘车,或徒步穿过阿尔卑斯山脉。后来,应一位读者的来信,应邀来到新墨西哥的陶斯。1922年9月,迎着辉煌壮丽的朝阳,劳伦斯和佛丽达来到了墨西哥城西北的查帕拉湖。
在这里,他在湖边听着对面传来的吉他琴声,漫游歌者的浅吟低唱,以及失恋的情人彻夜弹奏的忧郁的曲子,再加上朋友的来访,此时的劳伦斯感觉自己找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拉纳尼姆。
之后因为弗丽达要回英国探望孩子,他们又回到了英国。但劳伦斯始终没有停止对拉纳尼姆的追寻,只是,理解的同行者越来越少,最终,理想还是破灭在残酷的现实当中,因为,生存必须要有经济条件做支撑,他还得为稿费而奔波。
劳伦斯用彩虹来表现他对两性关系的理想追求:男人和女的结合犹如彩虹,那是两个生命各自独立却又交融一体,在相互支撑中实现壮丽的飞跃。
44岁时,劳伦斯因为肺病加重,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附近的旺斯租下罗伯蒙德山庄,在佛丽达的陪伴下安详离世。
写在最后:
我们生而为人,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在世间行走,愿每一位读者都能遵守着自己的初心,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理想之城,寻觅到那一抹最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