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文学启蒙;
2、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和作品;
3、你自认为自己的风格是怎样的,希望写出什么样的作品;
4、在写一篇小说时,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1.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高中毕业,是没办法给我任何文学知识的。要说我的文学启蒙,大概应该是小学的语文老师吧。
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比较文静,在班里虽然学习成绩最好,但是在课堂上却从不举手发言。一次老师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战战兢兢地完全乱了,任凭老师和同学如何鼓励,我硬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老师以为我是开小差,结果被罚站了。那时候的场景我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因为这是我长这么大,唯一一次被老师惩罚。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我当上了语文课代表。于是我的阅读表达之路便一路开了挂,从此广播台,电视台,学校报社,数得出跟文字打交道的,都有我的身影。
因为语文老师说,既然当了一个科目的代表,就必须是该科目的领头羊。这个观念一直在我脑海里鞭笞着我,让我孜孜不倦地学习,广泛地阅读,也因为耗费的时间长,让我渐渐爱上了语文和文字。
再后来,我虽然大学读的是理科,可选修的却是汉语言文学。在大学里也没有丢弃文学创作的梦想,实习时当记者,平时休闲时写随笔,一直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
如果学校是我文学的初启蒙,那么来了简书,应该算是我成年后的二次启蒙。以前我是孤芳自赏,看着自己的文字会默默感动。从qq空间,到微博,再到后来的微信朋友圈,全是我个人的情感抒发。
后来转移阵地到了简书,只是纯粹想找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发发疯罢了。后来因为简书里的伯乐机制,刺激我重新有了创作和天马行空的欲望,算是意外之喜。现在我重新爱上了自己的文字,还时不时用文字与文友对话,看到大家理解我的文字表达,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就如同高山流水会知音,是真的挺开心的。
2.
我一直记得语文老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书没有新旧之分,只要没有读过的书,都是新书。从小我就谨遵教诲,整天沉浸在图书馆,还记得有一次闹出了个笑话。
那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大家都爱用qq交友。我也不例外。通过某渠道认识了一个“笔友”,记得当时大家互相认识,对方问我平时喜欢去哪里泡(意思去哪些娱乐场所玩,应该是比较声色犬马的地方,不过当时我仍是初中生,理解力有限,以为那人问的是平时去哪些地方待得多),我回复说自己喜欢去“图书馆”。然后对方看到信息后许久不说话,最后竟是把我给拉黑了。
因为看的书多且杂,所以我没有固定喜欢的作家,但是我有喜欢看的书的系列。比如卫斯理,金田一,金庸的武侠小说等。要说小说系列,我喜欢的作者应该是席绢和亦舒。可能少女情怀总是诗吧,她们写的我几乎都看完了。她们的作品给了学生时代的我几乎所有对于爱情美好的幻想,现实中无法得到的,看看书的主人翁得到了,不也挺好的嘛。
3.
我的写作风格应该是孩童视觉,形式化流程,幼稚的描述。不管是我的文,我书写的字,我的性格,我的人生,都是规行矩步的,符合一切正常三观。可能学校里老师的条规化教学太过根深蒂固,我的正常人设会不自觉用很多四字词语。在我的印象中,因为那些属于“好词好句”,可以让文章声色不少。
但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好的文学的作品不是写作文,一切小时候的技巧用在上面都是幼稚的。我算是比较想要打破这种氛围的吧。
我的舒适的写作状态是心情略微低落,这时候的我那个“不正常人设”就会出来,所有的技巧全部让路感情,真情实感,细节到位,反而会写出一些不错的作品。
微小说目前是我挺想突破的一个范畴,这也是我参加此次读写营的目的。看能否让自己有所突破,最好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自是最好不过。
4.
以前我写小说的时候,最看重的应该是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情感。写的东西是不是真心实意,一看便可知,我喜欢“真”的东西,尽管结局不太好,也不要紧,顶多哭多几次而已。
不过现在进了简书一段时间,上了一些老师的课,特别是卓老师,在他的引导下看了不少优秀作者的作品,从他们的观念中,我增加了一个比较看重的部分:细节,从小说的细节看小说,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要是我能发现一些作品的伏笔,细节的描写特别传神的,会特别认真,反复去读,尝试着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些创作的灵感。
刚刚翻看作业,发现周大神好像在写自己的采访记录一样,把自己的创作心态和盘托出,不错呀这期作业。
期待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