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正儿八经的标题——论乡村的麻将文化
但是!不好意思。。。。。
这是篇不正经的文章——麻将闲谈而已
最近都呆在乡下,每天花半小时去围观了舅妈的麻将室,看我妈打牌,越看越琢磨出那么一点意思,所以,就想写写我看到和理解的乡村麻将文化——当然是以小地方小村落白云刘家湾为研究对象。
是哒,就是这么任性,生活中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和有趣的现象,作为正经的学术文章我自认水平不够,知识储备太少,素养也不高。不过叨唠和扯淡是我最在行的,这篇麻将文化闲谈就是取材于生活,来自一个自称为智慧型女孩子的絮絮叨叨。
来一波麻将科普
(来自百度词条)
麻将花色为什么是筒、条、万
麻将源于江苏太仓护粮牌,用来记录粮仓捕雀者的奖励,分为筒、索、万三种。 筒的图案源于火药枪的横截面,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是指用细绳串起来的雀鸟,表示消灭了多少雀患,因此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就按鸟的多少计算;万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最终领到赏钱的数目。这种牌渐渐具有娱乐作用,发展为如今的麻将。
毋庸置疑,作为休闲类工具,麻将的颜值是很高的,靓丽的颜色,鲜艳的标记,组合排列数不胜数,最初用于护粮牌的小玩意在历史的潮流中,随着农业经济的科技力提升,社会发展催生的民主意识萌发,已然换了新面孔,作为博弈性游戏重新风靡全球。
从中国到日本,再到美国欧美,乃至全球,大家都嚷嚷着“我和牌了”,津津有味地在牌桌上消遣时光,心满意足地享受这份异域风情。
乡村麻将兴起发展
自我记事起,我妈就在麻将桌子上奋战了。
那还是90年代,由于80年代下海风潮引领了乡村的年轻人去淘金,四处奔波,四海为家,大多数的年轻人也确实跟上时代的脚步而满足了温饱,也有一部分人继续奋斗,为创造财富价值而步履不停,而大部分,选择回到故乡,安身立命,娶妻生子,只求生活和顺家人安康,不求大富大贵。
于是90年代,就好像是吃喝不愁,四海升平的和平盛世局面。
马洛斯的需求理论非常形象地解释了80年代的选择。
70年代都还是要挨饿的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的各个角落后,80年的拼搏是锦上添花,由此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已然被解决。有饭吃,还活着,简单就是真理。
紧接着就要建房子,娶媳妇,这是每一个农村人最本诚的想法,也是一份执念——要有自己的家,这是永不落后的真谛。
那么回农村成了大部分人的选择,广袤的土地+优美的环境+朴实的社群,是最佳居住搭配,此时回村的大批人都满足了安全需要,开始孕育下一代,初始由于生育的压力,还会有背井离乡继续拼搏的人群,随着21世纪初的到来,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发快速,最开始那批拼搏的创业者开始在家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所以,村落又开始热闹起来。
社交需求也在经济发展的刺激下逐渐被满足,不过精神文明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经济文明,由此,村里人开始将生存的重心转移到生活,也就是开始注重身心上的愉悦,而非单纯的活着,最简单上手的活动那便是棋牌类,这也是中国文明的一大传承,牌九和骨牌是最常见的,所有打牌义无反顾成为了社交需求的顶梁柱。
一句“打牌不”“三缺一”就能号召许多人在一起,既是聊天也是放松还能有输赢,金钱交易也蕴含其中,真真是最好不过了。
总结——饭饱思淫欲,生活是生存的升华。
对于乡村来说,所谓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注定是来得慢一些,尽管在互联网文化已经占据了农村的情况下,因为民众的精神文明觉醒是需要更长的浸染和发展,老区的那一代已经习惯当下的安稳,也没有精力和勇气去做什么改变,而在大环境下,人人都是这样过的,为何我一定要努力?
于是,当下就是最好的结局,至于子女,儿孙自有儿孙福罢。
白云刘家湾的麻将室
我妈的麻将技术也是操练了23年的,嗯,或许还要更长时间,有阿姨说她技术特别好,作为围观者,我也曾领略一二。
长沙麻将俗称258,花样繁杂,在番多钱多的正确引导下,我妈是能把停牌打成不停牌,因为要做大番子,(也就是玩花样),三五下竟还能自摸,我是目瞪口呆了,因为她会计算,换章的赢面机会,也在观察牌面的局势。厉害了我的妈,是的,趁此机会夸夸她。
回到正事上,这几天的我的观察结果是这样的:
参与者年龄分布:40——65岁
儿孙都自有安排,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而这一类群体在家确是没啥事做,卫生打扫也就那么简单,饭菜也是一个人吃,多无聊,不如打牌。
性格特点:
a沉默型—打牌不爱说话,默默的专心自己的牌和场上谁点炮
b活泼型—喜欢说话,话题不断,牌好不好都要表达一番,别人或自己自摸都会有夸张表情和高声叫喊
个别喜欢说荤段子来提升气氛,(所以我妈不喜欢我围观)暧昧的气息能够让大家会心一笑,心情舒适。
这大概是几千年的性教育缺失让成年人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性知识的产物了。
被压抑的民族总是需要特别的释放渠来缓解自己的欲望的。
和妻子交流性知识?what?有损我男人尊严好么?
和丈夫正确表达性欲望?what?我不要矜持的么?
c配合型—活泼型的话搭子,不主动,也不沉默,你说了我就附和,不冷场也不尴尬
参与者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
a消遣打发时间(满足社交需求)
麻将室有人陪有人闹还管饭,热热闹闹又是一天
b职业麻手(满足生存需求)
农村有大批依靠打牌(赌注很大叫赌博)来谋生的人,不论男女,只要胆子大,就能发财,什么 牌都打,只要价位高。
c炫技(满足尊重需求)
有的人确实财运好,赢钱多的往往吸引很多粉丝,看他打牌的技巧,比如拆牌留牌等打法,其实在这些人心里有虚荣感觉,但往往不会承认。
不同的动机会引起相同的行为,去麻将室的人不会只有一个动机,是各种各样的。
但多数来娱乐的心理动机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内部的推动力,不管是怎样的需y要和动机,一句话总结——人生嘛,做人最紧要系开心(最重要的是开心啦)
其实还有很多废话。。。下次再讲讲新发现咯。
结尾
我生活的有趣在于能够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明明是吐槽却能整出长篇大论。
我沉迷于各种无用的生活方式和细节上,不够努力也不够积极,以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我想看到感受到,再记下来。
还是那个敏感又容易受伤的自己,不过多了几分可爱。
嗯,我决定再去看会我妈打麻将。
(至于为什么我喜欢看,因为我自己也喜欢打啊,但只能过过眼瘾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