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的认知观
认知观认为学到的是知识,他们把强化当做一种反馈的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分就是个体带到学习情境中的知识。
大脑影响学习,同时也收到学习影响。
二、记忆的认知观
从感觉信息输入到模式识别的路径:特征分析或自下到上的加工。除了注意特征以及使用格式塔原则之外,我们会运用与该情境有关的知识、情境信息以及有关原型或最好样例的知识。
工作记忆是有意识思维的工作台。为了让信息在工作记忆中保持激活状态,需要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化复述。
认知负荷是指认知资源的容量,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觉、注意和记忆。
三、长时记忆
对知识的精细加工、组织和情境的作用,把新材料与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整合起来。
四、基本原则
(一)陈述性知识的发展
1.使教学富有意义
2.运用记忆术。如关键词法。
3.机械记忆。如部分学习、分散练习。
(二)程序性知识的发展
1.自动化的基本技能。包括认知、联结和自动化。注意必备的先前知识和带有反馈的练习。
2.专门领域的策略。提供不同情境中练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