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疼痛



   很久以前,我看到一篇小说里有这样一句:“每当看到孩童大笑,便觉无限荒凉。”又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人到中年,再次想到这句话,感叹作者的老到,用一句黑色幽默,便囊括了人的一生:痛苦与欢笑,荒谬与真实交集,一生忙忙碌碌,最后两手空空,独自离开。只有当你尝尽了人间百味,看多了世事无常,你才会真正领略到这句话的含义。

   孩童,你初来乍到人间,还不知晓人世的诡异残酷,能开心时就暂且纵情开怀大笑吧!往后的日子,你将要面临数不清的挫折和打击:你倾尽赤诚待人,别人漠视你,忽悠你;你拼尽全力做事,也仅能满足温饱;你的梦想和远方,总是那么遥不可及;你向往至死不渝的爱,那几乎是异想天开,与虎谋皮;而且,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堕入万丈深渊,让你的生命蒙尘。

   尘世就是如此荒谬,人生像个恶作剧,令你哭笑不得:你哭,你会痛恨自己的软弱、感性;你笑,又觉得无甚可笑。世间最可笑的不是别人,应该是自己:笑自己缺乏主宰人生的能力,笑自己没有识透人心的智慧,笑自己不够超凡脱俗,总是对他人怀有太多期待;笑这个世界充斥着各种假冒伪劣:假冒伪劣的心,假冒伪劣的表情,假冒伪劣的食物,假冒伪劣的大师,假冒伪劣的鸡汤……

   但偏偏追求“真”的心不死,总是期待“美”能永恒。从来彩虹易逝琉璃易碎,何况在这个速生速朽的时代。于是,矛盾产生了,痛苦袭来了。

   管它呢!难道上天将你放逐人间,是专门来让你来体验幸福欣赏美景的吗?如果你没有经历黑夜的深渊,又怎会面对黎明的那一束光欣喜若狂?如果你没有遭遇人性之薄凉,又怎会珍惜那双对你伸出的温暖之手?

  

   二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越是在痛的时候越是分外清醒敏锐,不仅思维活跃,灵感乍现,连身姿都各外矫健有力;人在极度舒适的时候反而变得迟钝起来,越是舒适的日子,越是懒洋洋不想动弹。人若长期处于舒适状态,不仅肢体会变得肥胖,大脑都会生锈。

   这样一想,我反而觉得痛苦是上天赐予的一块磨刀石,从童年到中年,这块磨刀石一直如影随形。在如苦行僧一般的孤寂中,我至少守护好了一颗童心。我相信得失并存、能量转换的道理,很多世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得到未必是幸福,失去未必是不幸。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心如明镜。

   难道幸福是那么遥不可及吗?不,幸福从来不只是一场短暂的幻觉,它真真切切存在过,虽然只是偶然,不是常态,但我体验过。就像剧痛的时候吃了几粒止痛片,感觉不到痛了,便是幸福。

   生命本身在痛中诞生,在痛中消亡。我对痛,有着最深切的体验。因为我有很多时候靠吃止痛片来抑制身体的疼痛。

   小时候,我一到冬天就冻手冻脚冻耳朵,恨不得整天躲在棉被里才好。尤其是手,只要一见冷风,就冻成伤,挖心挖肝地疼,疼得整夜睡不着,只能靠吃止痛药挨过漫长黑夜。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去医院,医生用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划开我手掌的冻伤部分,用力挤压,让里面的脓血流出来,再用棉签在冻伤部位使劲清洗。当时没有打麻药,那种钻心的疼让我直冒冷汗,只能紧捏着另一只手忍着,终究是忍过去了。当手停止了疼痛,我便感知到了幸福。

   手疼都算是好的,至少还能走,还能动。去年我腿疼,一站立就像用玻璃在划骨头。因为路走得太多,伤着筋了。为什么要不停地走?因为我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我不能说,在这个如此渴望正能量的世界,说了会挨骂。只能用迪金森的一句诗来表达:“我就像一个路过坟场的孩子。”只不过“像”得改为“是”。

   腿疼的日子,每天扎针灸,一根根针深深地穿透皮肤,刺在身体中,说不疼是假的,但我从不喊疼。喊了上天也听不见,也不可能因此减轻疼痛,说了没用的话不说,做了无益的事不做。痛让我学会了承受和忍耐。

   有时想想,人这种东西,简直是太不讲义气了!灵魂的罪,总是让身体来接受惩罚;或者说,身体太讲义气了,愿意为灵魂背负所有,好的、坏的,全盘接受。突然间明白了,那个至死不渝,用生命爱着你的人,原来是你的身体。身体和心灵,早已成为了歃血为盟的兄弟,共荣辱、同进退,身体是灵魂忠实的守护者。

   如果你总想着从外界去寻找爱与光明,来缓解身心的疼痛,是不是舍本求末?是不是一种天大的讽刺?在阳光炽烈,万物快速生长的这一天,我对自己说:你得有光,你要让自己发出的光来驱散黑暗与寒冷。

  

   三

   身体的疼痛可以用药来医治,灵魂的疼痛只能用灵性的东西来医治了:比如大自然、艺术、文字、无处不在的美。

   人类为了疗愈灵魂的创伤,可谓挖空心思,想尽了办法:写诗、画画、舞蹈,音乐,无所不用其极。

   当我们在别人的文字里,看到那些惨痛的遭遇,往往会找到一种同类的感觉:唉,世上竟然还有更惨的人。好像这样想着,灵魂的疼痛就会减轻些。这世间,并非你一人在受苦,也并非你一人在承受孤独。

   佛说众生皆苦。我常常以那些生在苦中不为苦折辱的人为导师。比如八大山人,他画的花鸟鱼虫都是在画自己的内心,在释放心中的苦闷。半世养尊处优贵公子,半世亡命天涯遭追杀,天堂和地狱在一瞬间切换。假如不是以画作精神寄托,他怎么可能活到八十岁?!每次看他的画,都像在经历另一种人生,跌宕起伏,悲欣交织。

   在文学的世界,有太多的传奇人物,令人震撼。沉浸在书的天地,对精神是一种洗涤和重塑。选择什么样的书很重要,一本好书是个好的导师,将你引向人生光明处;一本坏书简直就是个教唆犯,你耻于与之为伍。

   多少沉溺于文字的人,其实是在孤独中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以文字为救赎。我记得格里高利的自传小说《项塔兰》里有一句话,那是他正在监狱承受严刑拷打时内心的独白,大意是:“生活中可没有多少人见过这阵势,这可真是个上好的素材,我得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

   人在监狱,戴着脚镣,饱受折磨,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双重痛苦,还想着用文字记录它,这是一颗多么强悍、多么乐观的心!见识了人性最恶的一面,他本可以选择去恨,恨那些伤害他的人,报复这个社会;但他没有,他选择了爱与宽恕,爱身边的一切……最终,爱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光明的人。

   何谓儿童?儿童就是从未受伤,对一切满怀好奇与热爱,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一个心地光明的人,内心必定永远保持着儿童的特质,虽然他也会犯错,会颓丧,会堕落,那只是暂时的,他会通过不断地自我改造来重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读到《项塔兰》中的片段,我看到了人生的无限种可能。虽然现实有太多局限,至少,你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被动接受命运的捶打,还是主动迎接命运的挑战。

   总有人说:上天对有的人很慷慨,对有的人很吝啬。我从不抱怨,我以孩童的天真相信:上天是厚爱每一个人的,在给他最好的之前,要让他承受最坏的。人生没有走到最后,谁都不要轻易地下定论,况且,自己的人生岂由他人定义!

   去吧,带着一颗童真的心,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去大胆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用每一个小小的正念铺就一条朝圣之路,在荒凉中,总会有刹那繁华扑面而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在1999年重病住院治疗,经过轮番的抢救过后,终于保住了性命。但从此进食要通过从鼻子...
    蒋笑渔阅读 295评论 0 1
  •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
    晚熟的醉月阅读 220评论 0 3
  • 文燕子 痛过你的痛 伤过你的伤 痛定思痛的苍白渺茫 不在有纠结与黑。 陪你走过的路 不再有感伤 青春无悔的岁月 伴...
    zhanghua燕子阅读 399评论 1 0
  • 生命的疼痛 打开电脑准备敲写东西的数十分钟前,我和我家的小朋友还光着脚,自在的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牌涂水彩。 敲...
    力夏阅读 247评论 0 2
  • 夜幕笼罩,城市在沉睡弯弯的月亮,在夜空游荡流浪的猫咪,蜷缩在窗沿边扑闪着机灵警剔的眼珠儿一窗灯火明,一首老曲子在旧...
    一泓夜雨阅读 17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