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跨年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下班后直接回家。看着朋友圈里大家用各种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内心不免有些落寞。回想起 2022 年终总结中写下的“没有人会为你计划你的人生”,我觉得还是应该做点什么。
在小红书看到别人分享的 2025 蛇年的骑行路书,感觉十分有趣,想着元旦去骑一个,骑完了还可以美美地发个朋友圈,收获一波点赞。
对于骑行我没什么问题,但是按路书骑行,还是第一次,心里很没谱。为了能顺利完成这次骑行,我想试试看能不能找个有经验的人带带我。正如诗人爱默生所言:“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尽管我是个社恐,我还是鼓起勇气去小红书发了帖子找搭子。虽然最后也没有找到,但我也没有因此放弃。很多事不能总想着有人陪我们才做,毕竟时间不等人。等到了中午,尽管内心仍有些不安,我还是出门骑行了。
骑到出发点很顺利,我把路书导入了码表,开始按照码表的导航骑行。
骑了没多久就提示我偏航了,可我明明行驶在正确的路上。然后又换到了行者 APP,可能由于手机在骑行服后边的口袋里放着,导航也不太对。如果还想继续,就得不断检查手机,而这时我连 2025 的 5 还没有骑完。
期待满满地骑行计划才刚刚开始就要失败了,想好的朋友圈也发不了了,负面情绪如洪水般涌上心头。
我可以责怪码表不好用,避坑迈金 C406 Pro,又一次让我失望了。
我也可以责怪行者 APP,在放到骑行服后面的口袋时导航方向就不对了。
我甚至开始责怪高德地图,为什么不出一个路书导航功能。
但就算我责怪再多,摆在我面前的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这是一次典型的外部归因,当我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时,很容易陷入一种无助感,毕竟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便是认知重构,改变自己的内在认知,重新审视问题。
正如《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中“欢迎来到荷兰”的故事,本来是计划去意大利的,下了飞机却发现自己来到了荷兰,既然如此,就不要再想意大利了,而是考虑如何在荷兰玩得开心。
想到这里,我突然也明白了。与其费劲地按路线骑行,损失了自己的骑行体验却只为得到外人的点赞,不如选择选择一条更自由、更愉悦的路让自己专注于骑行的乐趣。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就把路线修改为了绕大圈,走长安街和四环,专注于骑行。过程中,我开始进入“心流”状态,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在骑行的乐趣中。这种自由的骑行体验让我感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内心也变得轻松许多。
通过这一调整,我意识到,内心的自由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与其依赖外界的认可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不如通过自我接纳与享受过程,找到真正的内心满足。
在没有找到 2025 蛇年路书时,我的想法是骑 52.02 公里,2025 反过来。而我今天的三段骑行,骑到出发点、按路书骑行、长安街&四环的距离加起来正好是 52.03,仿佛命运在暗中为我安排了一个巧合。
这次骑行,不仅让我收获了一次愉快的体验,更让我意识到,在计划落空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接受现实,调整心态,是走出阴霾、迎接新挑战的最有效途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而每一次心态的转变都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你也曾因为计划落空而感到失落,或者遇到过让你感到困惑的时刻,不妨试试这“认知重构”的方法,放下对外界的指责,把焦点转向内心的力量。或许,你也能像我一样,在改变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享受过程中的每一刻。
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观点,或者有类似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让更多人感受到改变心态带来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活出更自在、更充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