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01
半夜失眠,与友人微信聊天,兜兜转转谈到梦想。
友人说:“我的梦想是去法国学习甜点制作,然后开家自己的小店,平平淡淡过余生。但估计一辈子都不会实现了吧!”
我见她沮丧,又知她聪明且勤奋,研究生毕业三年,早已月薪过两万,便安慰她:“以你现在的薪水,再过两年就可以奔赴法国,实现梦想,做想做的事情了!”
手机上她传来一个无奈的表情,接着说:“你只知道我薪水不低,却不知道我的身后背着一整个家庭。”
许是深夜的缘故,友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接着说道:
“毕业第一年,我月薪一万,母亲很高兴,觉得大北京就是好,一毕业就能挣那么多。之后,便旁敲侧击的跟我说,家里的老房子早就该换了,能不能攒钱帮家里换个大房子。我一看,也确实,家里现在的房子住了十几年,也该换了。我心疼母亲,便应允下来。又攒了一年钱,帮家里交了首付,换了房子。好在老家是四线城市,房价还不高。
换了新房子,母亲很开心,哥哥嫂嫂见有新房子,也乐颠乐颠地搬来和母亲一起住,可是刚住了一年,母亲的脾气和嫂子实在合不来,吵得鸡犬不宁,原本和气的婆媳关系彻底撕破脸。母亲赶哥哥嫂嫂回自己家住,哥哥不愿意了,说母亲自己住着好房子,不管他们死活,还拿孩子威胁,说不心疼儿子,也该心疼心疼自己孙子。
母亲无奈,过年的时候又试探着问我,可否考虑,给哥哥嫂嫂再买一套房。我虽觉得母亲的要求有些过分,却又不忍心母亲委屈,于是,一咬牙又答应下来。所以,今年我又得继续省钱,给哥哥嫂嫂买房了。
你说,这一下子两套房,房贷还都得我付,未来的起码十年,我要跟这两套房子绑在一起了,哪还有机会,琢磨什么梦想。”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友人打过来的字,觉得越发沉重。虽是熟识的朋友,只知道她平日里工作很拼命,给自己花钱却很省,却不知道这个28岁的姑娘,背着如此沉重的负担。
我发一个拥抱的表情给她,心里想着:亲爱的,这个原生家庭的负担,不应该由你来背,却知这背后一定还有许多我的不懂不知,最终没有说出口。
02
互道晚安,却愈发清醒。
想到《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也是这样一个令人心疼的姑娘。生活在繁华的大上海,有看似光鲜的工作和迷人的外表,也有每个姑娘都有的小小虚荣心,却因为深陷原生家庭的泥沼里,活得沉重不堪,仿佛父母将她养大的目的,就是来补贴家庭。
家里的生活费要她负担,哥哥的赌债也要她负担,连哥哥生孩子也是她花钱。她自嘲:自己活得像卫生纸,一直在帮哥哥擦屁股。她不得已,只能把朋友送的名牌包,换成假货,来补贴家用。最令人心疼的一场戏:父母来上海找她,没有手机,不知道住址,她焦急的在车站四处寻找,好不容易顺利找到父母,带回自己的住所。母亲在上下打量了女儿的合租屋后,竟是一通指责:“你哥哥都没有地方住,你却在上海住这么好的房子?!”
那一刻,我有些震惊,同是骨肉,女儿却仿佛是这个家里的供养者,只有付出的份儿,没有享乐的资格,哪怕已经为这个家庭付出了那么多,哪怕在上海的小小合租屋,也是靠自己努力挣得,都只能悉数奉献给不争气、没有能力挣钱的哥哥。
如果不是明事理的男友及时出现,帮她清清楚楚的划清了与原生家庭的界限,让她明白,哪些该是自己承担,哪些不应该背在自己身上。樊胜美的未来,不知道还要背着原生家庭走多久?
03
如果说我的朋友和樊胜美这样的姑娘,背在身上的是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对原生家庭的责任和金钱的负担。
还有更多的人,背在身上的,是对原生家庭的怨恨。
作为咨询师,我曾在咨询中,无数的听来访者谈到:
我恨自己的父母,如果当年他们没离婚,我的心就不会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中;
如果当时父母没有把我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我会活得更有安全感;
如果父母能给我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我不必活得如此自卑;
如果父母当年对我不那么严苛,我不必事事跟别人比较,活得如此辛苦且不能自拔。
……
我知道,他们说得都对,看过了几本心理学的书,学过了一些原生家庭与现在行为的链接的理论,都可以轻易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父母,指向原生家庭。
可是,然后呢?
03
前段时间,徐凯文老师、武志红老师和李雪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有关“父母皆祸害”的讨论,且不说谁对谁错,那一个“皆”字,不知敲碎了多少父母的心。
父母中有无祸害,我想必是有的,毕竟不是每个人在肉体上做了父母,便在心理上成为为了合格的父母。但这个数字,必定是极少的。大部分的父母,毕是倾尽全心想把爱给孩子,只不过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局限,会有经济上和时间上的无可奈何,也有心智成长上的不成熟。对于子女的伤害,也大概属于无心之伤。
何况,父母于孩子的养育,怎么可能只留下伤疤?
你看得到樊胜美被家庭剥削的喘不过气来,也应该看到她的美丽、聪慧、好品味,以及一句“有樊姐呢!”,有多仗义多霸气,你能说,这样的家庭教育,除了伤害毫无可取之处?
腾讯星空演讲上,梁文道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局限,但也正是局限带给我们做人的意义。如果人没有生命长度的局限,我们便没有必要探索生命的意义。除了生命本身的局限,我们每个人又都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局限,但也因为这种局限,每个人才有了不同的人生故事。
倘若生而完美,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你看樊胜美在摆脱家庭的束缚就后,笑的多轻松,这其中,除了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经济负担,也必有学会建立自己与原生家庭的边界,在探索并修正自己的路上,又进了一步的快意。
怕什么生而局限,进一步有一步的完满。你不必背着原生家庭过载的责任,也不必怀抱怨恨前行。探索局限、认识局限、面对局限、拥抱局限,你的人生会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