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曹七巧呢?尖酸刻薄到极至,凉薄无情,憎恨一切,于是像一只毒蛆,侵蚀着和她有关的一切。
读来可恶可恨又可怜,张爱玲内心又有多少悲怆和哀恸,塑造了一个人格完全扭曲的曹七巧?
当然曹七巧不是张爱玲的写照,但张爱玲的人生确实是缺爱的,没有安全感的,她有怨,也有恨,曹七巧可能是她内心最深沉的痛和恨吧?
从麻油铺少女到姜家二奶奶
曹七巧出身市井,虽不是大家闺秀,贤惠娴静,但也是泼辣有性格惹人爱。却被安排嫁给了姜家得了“骨痨”的二公子,她的人生从此转向。
风华正茂的女子,要伺候一个病怏怏的丈夫,情欲得不到释放,她喜欢三公子,却因为伦理人常只能克制,何况,这个三公子,如果真的是好人也就罢了,恰恰又是个浪荡公子,挥霍无度,和她暧昧也是为了钱,她连一丝一毫的,真正的爱都没有得到过。
从她嫁入到姜家,她自己的人生结束了。后来活着的她,是为了反抗而反抗,她的尖酸刻薄,处处树敌,是因为毫无安全感的现实处境。
如果是还在大家族里一起生活,还能有点理解。
但后来丈夫死了,兄弟们分家了,她带着儿女搬出来后,却变本加厉了,甚至延伸到自己一双儿女身上,先是断了女儿的学业,然后又叫儿子女儿一起抽大烟。
娶了儿媳之后又挑拨儿子儿媳关系,最后儿媳病死,连儿子得的小妾也被逼到自杀。女儿就更可怜了,两次想摆脱,却生生叫母亲毁掉了希望。
曹七巧的心思,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已经叫同为人母的我都百思不得其解了,除了用疯子解释,没有其他。
长安两次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曹七巧两个可怜的孩子——长白和长安,长白没有过多的笔墨,只有七巧口中有过一句“咱们白哥儿的书倒不怕他查考……”可以知道原来的长白读书是很好的,但后来就只看到他一步步堕落了,具体为什么张爱玲并没有用再多的文字去写长白。但她对长安,却截然相反地写了很多。
长安因为母亲,放弃了学业和爱情,两次都用了“美丽的、苍凉的手势”来隐喻。那是长安渴求而无法得到的东西,美好着,却远远地。长安的心里的绝望和孤独,我已经无法形容。
长安是看得透母亲,也看得透自己的未来的。如果说第一次求学中止,是因为不够勇敢。那么第二次她已经身在泥泞,她想再冲出来其实是难上加难了,但童世舫给了她想要重生的力量,她忍住了戒烟的痛苦,她改掉了和母亲七巧如出一辄的刻薄。在爱情面前,她是一个娴静的中国淑女,那也是她内心真实的渴望。
但是母亲曹七巧又毁了她,故意在童世舫面前暴露了她抽大烟的事实。她又再次经历了内心的绝望和孤独,比第一次更猛烈。
女性的无力感
张爱玲擅长写女性,尤其擅长悲剧性的女性。
《金锁记》是典型的女性无法主载自己命运的悲剧故事。七巧无法决定她自己的婚姻,她嫁给了病怏怏的丈夫,还受到了姜宅全家上下鄙视。
长安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想读书读不成,想嫁个称心的丈夫也不成,因为她有母亲的这样长辈。
长白的两房媳妇同样无法决定自己,有了曹七巧这样的疯婆婆,只能忍气吞声,忍不下去了,只有一死了之。
在长幼尊卑有序的旧时代,女子的命运如同草芥,并没有人在乎,想要冲破这注定的命运枷锁,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努力,不是我们生活在现在的这个年代能想象得到的。
我想,大概难于上青天。
但再难都不是变身为毒蛆,祸害其他人的理由。
命运与生活的无力和被迫,不分时代,无论男女。与命运抗争很酷,但和解更酷。
假如七巧,不带怨怒生活,和婆家人客气有礼,自己洁身自好,丈夫死后,她的福气就来了。儿女会孝顺,会各自幸福,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惜人生都没有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