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渡过的陪伴者课程学习,上周在梁辉老师带领的一次课程里,她让我们都讲讲自己学习陪伴者课程的初心。
那天的课上,我看到了亲切、温和的梁辉老师,她认真、谦和的回应每一位同学。轮到我分享时,我心里有点紧张、感动,我有一点点激动的分享说: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过许多老师和伙伴的帮助,学习陪伴者课程,是想以后也能帮助到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那一天,我对自己的这段分享感到不满意,我觉得我这是在自我感动。这时候我觉察到了自己在不接纳、自责和否定自己。这个觉察之后,我又重新探索自己——我的初心是什么?重新探索我在自己身上体验到的是:我会有不同的身心状态,在我感觉到身心状态好、能量充沛时,我就会有愿意帮助他人的需要;但是在我身心状态不好、能量低谷时,我是自我封闭,想要得到他人支持的状态。新的探索让我对自己课程上的分享释怀了,在那一刻可能就是我带着感动的一次真实分享吧。
那天让我影响最深的分享是卖油翁同学的分享,她说她在陪伴者课程里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她觉得孩子生病不是一两年的事,她需要在有生之年都学习,在女儿有需要的时候才能够给到她支持。
卖油翁是我相对较熟悉的伙伴,听完她的分享后我感到有点惊讶,惊讶我熟悉的卖油翁有如此平静、理智的思考。那一刻,我心里对她的这段分享是高山仰止的欣赏和认可。
接下来的两天,当我回想那天伙伴们的分享时,我记不得其他人的分享,但卖油翁的几句话一直在脑海里回旋。好像大脑里有个声音对我说:看,这才是人间清醒啊!不是你的自我感动要去帮助别人,而是在有生之年都要努力学习,在孩子需要时去支持。
可是,两天之后,当我再想起卖油翁这段分享时,我感受到了胸口堵,心被揪着的钝痛,全身好像被束缚着的压抑压迫的感觉。我很好奇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和之前不一样的感受。我感受到了我内心在抗拒、排斥着什么;我的身心好像在努力摆脱被束缚被捆绑的感觉,在呐喊:我也需要一个空间,我也需要自由!
“有生之年都需要学习去支持孩子”,这句话从认可到我内心的抗拒,发生了什么呢?这几天,我在思考。
我呢?我到哪里去了呢?是的,我也需要空间和自由,我不愿意我的有生之年都和孩子的生命捆绑在一起。我学习是因为感受到被滋养、被疗愈,同时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一点点的提升。当然,在孩子需要时,能力范围内我愿意尽力去帮助他。我相信,孩子的成长需要在他的经历和体验里才能得到的。也许,他们会经历受伤,甚至会体验到和我们一样撕心裂肺的痛苦,可是,痛苦才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会担心、害怕孩子受伤,我们对孩子说走中间这条路,这条路平坦安全,左边右边的路有坑、有荊棘,不安全。孩子会说不,他会说那里有他的伙伴和真理。人就是这样会挑挑拣拣认可自己认为对的,不喜欢被指导被建议被否定。而孩子,在左边右边的道上,会摔到坑里,会被荆棘扎出血,但也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
我想把他的生命交给他自己,事实是不交也不行。我不觉得我有什么能力拯救孩子,我不是拯救者,他也不是被拯救者。当我放下想要一直帮助、支持、拯救他的心态时,才是对他真正的相信,相信他能行,相信他是自己生命的主人,相信他有能力穿越痛苦。
而我,仍然在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应对挑战的能力、内核稳定有力量的能力。学习当孩子摔了磕了、受伤流血了,我有能力帮他处理,也有勇气看着他受伤和痛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我,有生之年我也很重要,我爱孩子也要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