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语言 深悟精神
——《在沙漠中心》肖培东课感
临近考试,很多老师也都停止了备新课,不过习惯总是难改,我喜欢在别人都停止的时候继续,今天就厌学了。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在沙漠中心受益匪浅。
《在沙漠中心》这篇文章主要写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因飞机失事而被困沙漠的体验和思索,细致地描写了“我”在恶劣的沙漠环境里,在生存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文章虽被置入以“探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但几无任何让学生感兴趣的神秘和惊险刺激的情节,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内心独白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这些心理活动的体味与文章思想内涵的挖掘很容易被喜好探险情节的学生忽视。学生不喜欢看,部分老师也懒于去认真教或是不知道如何去教。
而肖培东老师则采用了“三言”,作者“我”的三句话是这堂课的纲。“三言”前面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概括文章——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让学生读文章的整体,总体上去驾驭文章,生成总思维地图。“我在沙漠里的内心感受”这个概括已悄然开启即将到来的精彩。
找三言,读三言,悟三言。
这印证了肖老师后来他自己讲的,课堂应该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活动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想法。整堂课以读这三句话为主线,以悟这三句话为理路,从而有效的开启了“三言”模式。俗话说是用以点带面的方法长文短学,用“我”的三句话串联了对整文的认知探讨,层层推进,使语文课堂显得既有整体的布局美,又有细节的柔美,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师生共滋长,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氛围很好。
看完掩卷细思,把肖特的课与特级教师窦桂梅对比,再把自己上过的是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与两人对比,发现自己也属于走了这样的课型。当时在设计《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就是采用六读母亲的话串联起整文,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全文的情感,表情达意的用词及写法。我还曾一度欣然,自夸,自己正在成熟,可是看了窦老师的课,发现自己少了一份从容少了一份激情。看了肖特的课,发现自己缺失的岂止以上那些。肖特对每位学生的到位点评,是学生收获法宝的关键,肖特在每进行完一个过程也都会让读书郎郎声响彻整个课堂。他的课混然一体,未有半点粉饰,浅浅地教,学生却深深的学,深深地汲取知识,却又显浅浅的学的容易。真让人佩服!
由此,我更想到你课语文课一直提倡大语文,真语文,可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很少。现今年轻的刚毕业的老师不知教法,一度是把一篇很美的文章,讲成一片残碎。年轻的上了几年课的老师又洋洋自得地认为自己掌握了上课的技巧方法而不思进取。年老的老师更是倚老依老,看着过时的技巧方法,在慢慢咀嚼着。我不是不承认他们好,的确他们有的比自己强,比如有很强的领悟力,有优美的嗓音,比如有娇美的容貌等等等等,也应该像他们努力的靠近,只是我偏执的认为语文老师的最核心任务在于读书探究课型,自己东西多,方能让流向学生的水不污,自己创意课堂,才能使学生乐于课堂。
仅此而已,莫笑本人“痴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