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于是对孩子进行全面管制。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孩子出了问题,做父母的不是严厉的苛责,就是无情的打骂,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尽了父母的管教之责。
父母希望通过严苛的管教让孩子成龙成凤,这种想法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过犹不及,严苛的管教固然可以让孩子成才,比如董卿。据她说她小时候父亲对她的管教就极其严苛。“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作为主持人,不仅展露了她优秀的主持功底,更是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路人因此转粉。但是,董卿只有一个,多数孩子在严苛的管教之下都会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后遗症。即便董卿这般强悍的女性,也在多个场合表达了父亲对她的严苛管教让她感到痛苦和压抑。
那么,严苛的管教究竟会产生哪些后遗症呢?
我先讲一个我教过的男学生的故事吧。
我的那个男学生,母亲是个机械工程师,工作能力非常强,数理化特别棒,但性格特别火爆,对儿子要求特别严格。儿子圆满完成任务,做母亲的没有一句赞美话,而是冷冷一句话甩过来:我就是闭着眼睛都能做好,你这算什么本事?儿子若是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任务,轻则全盘否定,重则棍棒伺候。这男学生也真是够悲催的,不仅母亲对他非常严苛,父亲对他也很严苛,犯了错误基本都是男女双打的可怜结局。
那么这个男孩是不是如他父母所愿成龙了呢?未来结果很难说,但至少目前情况不佳。这男孩吧,在父母和亲戚面前那简直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完美少年。
可是,他父母和亲戚不知道的是,他还抽烟喝酒打架,甚至去纹身。在学校跟同学相处脾气特别暴,遇到陌生人一言不合就想打架。我跟他父母交流孩子在外面所做之事时,开始他父母还以为我在夸大其词,后来别人家父母找上门去,他的父母才知道儿子是个多面派。
这样的案例虽然不多,但在我所教的学生中也出了不止10例。父母都是好父母,就是对孩子太严苛,孩子也不是坏孩子,但最终长成了一个自己都讨嫌的人。
这个案例警示所有父母:不得当的严苛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多重人格。
其次,在父母严苛管教下长大的孩子,本身也会习得武断、粗暴,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
我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什么都要以他说的为主,别人一发表意见他就会打断,别人一反对他的意见就蹬鼻子上脸。在他的价值体系里,谁的言辞够毒,拳头够硬,谁就占了道德的高地。
这样的孩子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很差,甚至面临被孤立的局面。有句话叫做“惹不起躲得起”,成人世界常用,孩子世界也常用。
第三,性格内向,孤僻,缺乏自信。具有这类特点的学生最多,当然不是所有内向,孤僻,缺乏自信的孩子背后都有严苛的父母,但严苛的父母确实很容易养出这样的孩子。我曾多次家访过具有此类品质的学生,父母之中多半有一个对孩子特别严苛。这类孩子的性格本身比较平和,有些还很善思、敏感,他们受到严苛对待不敢朝外攻击,就只有攻击自己,这类情况女孩居多。
生命活力本身不够强,恰好又遇到了攻击力特别强的父母,这些孩子哪里还有自己?他们的生命能量早已被严苛的父母消耗殆尽。父母却不知情,还觉得自己用力不够。孱头是怎么来的?大多都是父母的不当教育培养出来的。
第四,形成骨子的胆怯,因为胆怯导致不懂主动,容易玻璃心,成为一个色厉内荏的人。在知乎网️,很多网友表示父母的严苛管教导致他们骨子里的胆怯。这一说法我表示认同,因为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他们做什么都害怕。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因为怕出错被指责。运动会不敢报项目,因为害怕不能胜任被嘲笑。喜欢的异性不敢追,因为怕被羞辱。老师和同学说者无意,他们经常听者有心,莫名其妙加工出很多与本意相左的意思出来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
第五,留下心理阴影难以自我突破。这一点我个人有深刻体会。我有18年的农村学校工作经历,在这18年里,我竟然在打麻将成风的环境里卓尔不群。很多人都以为我很自律,能坚守初心,其实这些都是不着调的瞎猜。我之所以坚决不打麻将,并且也学不会打麻将。是因为我小时候的遭遇成了我无法治愈的心病。
我小时候跟小伙伴玩扑克牌,论了输赢。这件事恰好被我父亲得知,他认为我一个学生,又是女孩子,竟然还赌牌,简直罪大恶极!于是他反绑了我的双手,押着我游了一圈钟家大院子,还给我贴了一张败家子的标签。我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我不能攻击我的父亲,我也不愿意攻击我自己,于是我就转而攻击麻将。从此,我对麻将恨之入骨,对打麻将的人百般看不起,我找老公的标准之一就是不可以打麻将。
我也曾经试图冲破这个心理禁制,跟着我的同事学习打麻将,可是,我一搓着麻将就头晕脑胀反应迟钝,甚至连视力都减弱了,然后我就像逃离火葬场一样逃离了麻将桌。
我父亲对我的严苛不仅给我留下了心理阴影,也使得我这一生都不敢跟他亲近。我尊重他,也孝敬他,扪心自问也爱他,但我就是不愿意跟他靠近,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我离他都很远。
父母教育子女把握尺度很重要。可以严格,但不要太苛刻。可以责骂,但不要毒打。可以否定,但不可以全盘否定。可以不赞美,但不可以冷言打击。每一对父母的成长,除了书面学习以及经验传承,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成长的。多读书,多向身边的好父母学习,多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多在实践中探索温和却有效的教育策略,谁都可以成为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