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诗以意为主人,以词为奴婢
三十五、自古名士出寒家
【原话】诗家红袖多,青衣少。然鲍亨,殷胄作杨素家奴,未尝非名士。白下有郑德基者,穆太守仆也。《梅雨》云:“窗前一夜听梅雨,晓看堂前生碧苔。正惜满城花落尽,偏教残芷燕衔来。”《马嵬》云:“马嵬坡下草萋萋,过客停车望欲迷。知是太真身死处,马蹄何忍踏香泥?”《朝天寺》云:“朝天山下川流急,短艇孤篷趁顺风。绝顶不知还有寺,白云深处一声钟。”《上元无月》云:“星桥火树满街红,微雨疏风过碧空。想是嫦娥开夜宴,云帘深锁广寒宫。”《除夕》云:“今夜不眠非守岁,防他有梦到家乡。”《栈道》云:“马盘绝顶青霄近,人到中天万壑低。”“涧水势催群石走,浮云如拥乱山行。”《与友黄鹤楼分袂》云:“我如黄鹤去,君似白云留。”《赠隐者》云:“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
[译文]诗中名家多出身富贵,很少出身低下寒门。但鲍亭、殷胄作过杨素家奴,并非不是名士。日下郑德基也曾是穆太守的仆人。他的《梅雨》诗道:“侧卧窗前,耳听梅雨一夜下个不休;清早跑出去一看,堂前生了碧森森的青苔。这一夜雨定让满城的花落随了流水,想此不由惜香怜玉,一声燕啼,一片红蕊为燕子衔着远远飞来了。”
《马嵬》诗中道:“马嵬坡下芳草萋萋,由此经行的过客眼望神迷。明知是当年杨贵妃身死的地方,又怎忍心让马蹄践踏那香泥?”《朝天寺》诗道:“朝天山下川流不息,小舟孤帆趁顺风摆渡。山至绝顶不知上面还有寺院,白云深处钟声袅袅传来。”
《上元无月》诗道:“桥上星光满街火树,微雨些云掠过碧空。想是嫦娥在开夜宴,才用云帘遮蔽了广寒宫吧。”《除夕》诗道:“在异乡今夜不眠并非像他人一样守岁,而是提防有思乡的梦。”《栈道》诗:“骑马沿盘山道近了绝顶,也就逼近了青霄。人恍如置身半天里,俯身才觉万山皆低。”“涧中水流湍急,几乎把块块河石冲走;浮云层叠如堆,像是推山在走。”《与友黄鹤楼分袂》诗道:“我如那黄鹤离去,你似那白云暂留。”《赠隐者》诗:“读书不一定就入国为官观,习佛法也不是必须出家。”
[笔记] 袁枚老先生在这里,记录了郑德基的故事和诗,且感叹“自古名士出寒家”。
诗家红袖多,青衣少。然鲍亨,殷胄作杨素家奴,未尝非名士。
白下有郑德基者,穆太守仆也。
《梅雨》云:“窗前一夜听梅雨,晓看堂前生碧苔。正惜满城花落尽,偏教残芷燕衔来。”
《马嵬》云:“马嵬坡下草萋萋,过客停车望欲迷。知是太真身死处,马蹄何忍踏香泥?”
《朝天寺》云:“朝天山下川流急,短艇孤篷趁顺风。绝顶不知还有寺,白云深处一声钟。”
《上元无月》云:“星桥火树满街红,微雨疏风过碧空。想是嫦娥开夜宴,云帘深锁广寒宫。”
《除夕》云:“今夜不眠非守岁,防他有梦到家乡。”
《栈道》云:“马盘绝顶青霄近,人到中天万壑低。”
“涧水势催群石走,浮云如拥乱山行。”
《与友黄鹤楼分袂》云:“我如黄鹤去,君似白云留。”
《赠隐者》云:“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