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Donna从很远的地方回家,历经两天两夜,颠簸却平静。
我回忆自己最长的一次乘车,也就是经历了一天一夜,再回忆都没有超过一天的时候。
最长的那次是我考大学,在济南参加公安大学的体检,返回的时候,和我爸爸两个人坐一辆大巴车,我记得是有一辆车坏了,乘客都合并到一辆车上,本来可以坐42人的车,坐了七八十。我和爸爸坐在司机后面,发动机的盖子上面,很热空间很局促。
那时候我爸爸拉肚子,一直肚子不舒服,他脾气很好,没有埋怨我。
但是一路上折腾的太多,车胎爆了好几次,估计是拉的人太多了,走五十公里就会爆胎。
车上就一个备胎,连备胎都爆掉了,司机和押车的师傅都快崩溃了。
我那年十八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累,只觉得很好玩。
司机师傅走到宁阳的时候,已经八点了,他俩去路边一个店里吃饭,我们那么多乘客都等着。我爸爸那时其实不像我现在一样,走南闯北的好多回。
我想假如是我领着孩子的话,我会安排的更好一些,宁愿不坐那个车,假如没办法必须坐的话,我也会在宁阳吃点好吃的补补。
当然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想法,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还是觉得,五年前那个老僧说的对,他送我我一段偈语,告诫我必须要远走他乡,才能让我后面的路更好走。
后面这五年,我走了好多地方,一开始没有感觉,后来发现,正是这些经历,才让我不再局限在我的小圈子里,也让我安心做个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人。
我回忆以前上学坐长途汽车车的时候,总是喜欢听着歌(那时候没有手机可以上网),我也不喜欢坐在颠簸的路上看书,晃的根本看不下去。
我有一个MP3,可以听很久,我下载了很多伤感情歌,把头依靠在车窗上,看着远方的田野,任由自己的情绪随着歌声波动。
那种感觉会让我感觉很忧郁,而且我会执拗的认为,这种情绪低落,是长途旅行的标准配置。
现在的我不清楚,自己为何要选择那种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旅途。
我只是知道,
我喜欢看着高山,幻想山那边有没有更好的风景。
我喜欢看着河流,幻想有没有一条小鱼非要逆流而上。
我喜欢看着对面驶来的客车,幻想也有个一个坐在窗边,和我一样忧郁感伤的人。
这就是曾经旅途中的我。
用一段我很喜欢的朴树的歌词结束这段文字。
我梦到一个孩子,
我梦到那个孩子
在路边的花园哭泣,
昨天飞走了心爱的气球
你可曾找到请告诉我那只气球,
飞到遥远的遥远的那座山后
老爷爷把它系在屋顶上,
等着爸爸他带你去寻找
有一天爸爸走累了,
就丢失在深深的陌生山谷
像那只气球再也找不到,
这是个旅途
一个叫做命运的茫茫旅途,
我们偶然相遇然后离去
在这条永远不归的路,
我们路过高山,
我们路过湖泊,
我们路过森林,
路过沙漠,路过人们的城堡和花园。
路过幸福,我们路过痛苦。
路过一个女人的温暖和眼泪,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