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甜蜜、也是责任最重大的一件事。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希望孩子成才。尤其是面对朋友圈的花式晒娃,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焦虑,对于孩子的各种教育投入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
不过,如果家长认为,只要按照家长的想法,对孩子打磨和塑造,孩子就可以成长为符合我们期待的人才,却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努力。
不是说父母不应该对孩子有期待,而是说如果父母不注重孩子自我觉醒,只是按照外在的成功标准养育孩子,那么这些努力从源头上就错了。
是不是重视人的本身的发展,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Alison Gopnik在《园丁与木匠》这本书中,把家长分为木匠和园丁两个类型。
木匠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他们有详细的工作计划,一切按照操作手册执行。
木匠型父母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对孩子一点一点雕琢和塑造,就可以把他们培育成自己理想的样子。
木匠型养育方法弊大于利。
木匠型的养育方法的弊端之一就是,只要教育过程中出现一点偏差,都可能导致父母焦虑,家长和子女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木匠型的父母最大的问题在于,因为父母需要通过控制孩子来达成养育目标,所以孩子的自我主张和个性的发展,往往会被作为不和谐的声音被无情镇压。
由于忽略了孩子的意志和成长规律,孩子没有了存在感,感受不到自我价值,也失去了主动追求和创造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木匠型的养育方法或许短期内见效比较快,但对于孩子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幸福感的人来说,就变成一个很大的阻碍。
没有自我价值感,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成年人迷茫和痛苦的根源。
与木匠型家长相对应的是园丁型的家长。
和自认为可以控制一切的木匠相比,园丁知道,总会有不可控制的因素出现––比如天气、比如杂草。园丁要做的就是给与植物良好的成长环境,植物便会自己悄悄生长。
园丁型家长认为,每个人的成长方式不同于自己的父母,也与其他人不一样,而孩子大部分的成长,是在温暖的环境里,靠自己完成的。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环境身上,给孩子提供一个有保护的环境。
成为园丁式父母,就是创造一个多样性的丰富的养育的环境,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
为人父母,重要的不是做个木匠,学会这样那样的技巧,而是要像园丁一样,用爱去培育一个花园。
这种爱的目的不是去塑造孩子的命运,而是给予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保护孩子的灵性、活力和求知的热情,而不是过早做形式上的收获,比如执着于让孩子背多少首唐诗。
3、
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塑造。
孩子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通过观察和验证,将他们所学和已知的信息融合,然后创造新工具、新故事和新的解释,形成自己的认知。
我们应该反思,成年人并不比孩子聪明,更加不比孩子更加了解他们自己。
孩子天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家长们为孩子制定的发展路线,不一定匹配孩子将来遇到的环境,不能确保孩子成功,也不能确保孩子幸福,反倒可能变成孩子长远的人生发展的障碍。
观察一下我们的周围,便不难发现,越是优秀的教育机构,越强调教育对人本身的唤醒和完善。
在国外课堂里——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阅读量很大,教师很少让孩子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的提问、主题式学习等方法,引发孩子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这样的教育包含观察、发现、思考、体验和领悟的全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得到了充分发展,逐步形成了思维能力和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并形成一种像滚雪球一样向外部延伸的力量。
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4、
巴哈欧拉说,人类好比富矿,蕴含无限珍藏,惟教育能掘而显之,使人类从中获益。
教育的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就在于,家长到底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
是把孩子看做是一只空箱子,拼命用知识、技能或者证书把这只箱子填满,认为孩子的价值是由这只箱子里装载的东西决定;还是把孩子当做富矿,相信孩子富有内在的潜力和美好的品性,家长要做就是带着尊重和敬畏,帮助孩子把这样的潜力和品性发展出来?
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家长应该知道,人生不是一场被设计好程序的游戏, 而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和帮助,但路终究要靠他们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真正的爱不是改变那个人,而是提供他们成长需要的条件,希望他们得到真正的快乐。父母的使命不是塑造孩子的命运,而是提供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帮助我们的孩子绽放生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