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有所追寻时,他只会看到他所追寻之物。他之所以无所发现、无所获得是因为他只专注于他所追寻之物,因为他执迷于自己的目标。追寻意味着有了目标,而寻见则意味着自由、包容,摒弃一切目标。
年底赶着各种会议,安排朋友聚会,总结盘点,日程全部排满,于是,我就有了一个把自己逼死的目标:提前准备差不多一个月的存量。
目标确定之后,就是无尽的痛苦折磨。平常拥有的愉快书写甚至吐槽发泄的爽都不存在,只有苦思冥想话题,绞尽脑汁拼凑字数,为赋新词强凑800字。
当眼里只有目标,是不可能拥有快乐的。每天出去刷10KM,只是穿好跑鞋跑两圈儿,轻松听一节播客大汗淋漓回来,目标就达成,不管配速,不卡距离,只是奔跑。这是最舒服的,倘若关注心率,步频,步幅,那是训练,不是享受。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幸好又凑够800字。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解】
想要得到天下而使用强硬的手段肆意而为,这样往往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是一件神圣又神奇的物质,不能够使用强制的手段去操控它,不可以有执念一心想要得到它。凡是企图想要强行改变操控它的,必然会失败;凡是执着于一定要将它拿下,得到的,必然会与之失之交臂。因此圣人不会强行作为,也就不存在失败;统治者从不强行控制或者把持着什么,也因此不会失去什么。
天下万物,有的自动向前,有的喜欢跟随;有的行动迟缓,有的行动急进;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安然生存,有的濒临危险。因此,圣人一定要摆脱“走极端”“奢侈”“过度”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治理天下不能按照一己私欲一意孤行,更不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为所欲为。天下万物千姿百态,不能按照唯一的标准去衡量,更不能制定严酷的法令去要求,这些都是“有为”,是不遵循道的规律的,最终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最有效的治国之道是“无为”,是顺其自然。无为则一切都会按照“道”运作,从而达到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