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哺育了万物,同时也哺育了植物,而也正因为如此,植物一直都走在追光的演化之路上,从未停止。从最低等的藻类,到更高级的种子植物,开花植物,他们唯一演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离阳光更近一些。那么植物到底是如何演化的呢?植物为什么如此依赖光?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植物的演化历程中去一步步探索。
首先我们要知道,植物之所以如此依赖光,是因为他们进化出了光合作用这种特殊的功能。而光合作用,其实就是把光转化成植物所需营养的一个过程,这个转换场所就是我们熟知的叶绿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植物如此依赖光,其实就和我们人不能不吃饭,是一个道理,植物所需的营养都在光中,没有光,他们根本就活不下去,而活下去,或者说更好的活着,就是植物演化的最终目的。
那么植物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化过程呢?他们又为自己追光的梦想,做出怎样的努力呢?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得从最低等的藻类说起。
藻类,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有单细胞藻类,比如团藻,还有多细胞藻类,水绵。他们大多生活在水中,我们很多时候在外面看见一些绿色的小水洼,其中的那些绿色就是藻类,而藻类之所以能造成大片水域变绿,就是因为他们的繁殖速度特别快。那么,他们繁殖速度如此之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首先是因为藻类的结构十分简单,并没有高级植物所谓的根茎叶的分化,其次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可以自养(光合作用),生存率很高,同时,藻类的繁殖方式还很多样,有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和有性生殖。在说完繁殖以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藻类的基本结构,它的基本结构有叶状体和固着体,固着体就是一个类似于假根的东西,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光的利用率。
说到这里,我就想提个问题,藻类如此依赖光合作用,那它为什么要生活在水中呢?陆地上的阳光难道不会比水中更好吗?藻类会不会考虑登陆呢?事实证明,藻类确实这样做了。
藻类登陆后,进化出了两个品种,一个是苔藓,另一个就是地衣,这两个品种虽然都是藻类进化出来的,但他们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地衣选择了和真菌合作,真菌给藻类供给水分,藻类给真菌供给它所需要的有机物,这样的合作我们称之为共生。同时,藻类和真菌这样相辅相成的合作,也使藻类的生存范围大辐提升,不再需要完全依靠水源的庇护。
而苔藓,则选择了和地衣完全不同的生存策略。苔藓进化出了高级植物基本的根茎叶的结构,同时,改变了自己叶子的形态,使自己的储水能力大幅提升。不过……苔藓虽然有了强悍的储水能力,却依然需要生活在水源地周围,无法像地衣那样生活在干旱的山地,这也是它的缺点之一。
在藻类为了追随阳光而拼命登陆的时候,其他植物演化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植物为了拉近自己与光的距离,继续向着更高的殿堂迈进,没错,种子植物与开花植物即将登上追光的舞台。
种子植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蕨类。蕨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这一点和地衣、苔藓是相通的,但它和地衣、苔藓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它的高度。它不再像地衣、苔藓那样趴伏在地面上,它使自己直立了起来,这也直接拉近了它和光的距离。同时,相比于地衣和苔藓,蕨类植物进化出了更加鲜明的根茎叶的分化,甚至,还进化出了羽状的复叶。在繁殖方面,蕨类植物,把自己的种子都集中到了叶片背面,这一点,不仅使它种子的存活率大幅提升,还在繁殖的数量上,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于其他植物。到后来,蕨类进化出了更加高大的树蕨,成为了极致的追光者。
由此可见,植物演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追光,为了拉近自己与太阳的距离,为了更好的活着!我认为,这或许就是生命的顽强性。为了自己种群的延续,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植物如此,动物亦如此,人类更是如此。因为当剧变到来之时,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又或是人类,都和蝼蚁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适应这一条道路,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我们可以去适应。这!或许就是演化的本质吧。